这些家伙高兴就好。
“安静!”
渡边一直没有吱声,但听到代表团的成员越说越离谱,他不得不开口阻止他们。
就算人家都听不懂,这不是还有一个翻译在一旁站着吗?公然讨论人家的不是,是一件很失礼的事情。
渡边随后又问了一下这款稻种的性状情况,便要求去山上看一看。
其实,他的心里也不相信所谓【南光二号】会有那么高的产量。
随后,方唯又带着大家去看了山上的养鸡场、板栗林以及林下种植的草药。
听到方唯的介绍,一直死气沉沉的渡边终于动容。人工造林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往往要若干年之后才能见效。
可见这个偏远山村的领导者是有长远目光,只要能坚持下去,还是会有收获的。
“山上的环境可真好!”
代表团的成员被山上的自然风光给征服了,一个个拿出相机开始拍照。
山上没什么秘密可言,方唯也不管他们,随便他们拍。但当他们开始挨个拍摄这些草药的草药的时候,他就不乐意了。
“渡边先生,我们大队有规定,禁止拍摄草药的细节,请你谅解。”
渡边皱了皱眉头,但还是要求代表团成员不要凑近拍摄草药。
这些小日子忽然发现,这位大队支书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好打交道。
“方先生,我们和贵国在以后会有一些农业合作项目,所以我们才会到各地考察,从而决定项目的归属。所以,希望你能给代表团多提供一些便利。”
渡边随后回敬了一句,便扭头下了山。
方唯耸耸肩,心里其实对所谓的合作项目一点都不感兴趣。
当然,表面上他还是很客气,毕竟是外事接待任务,他要是搞砸了,大家的脸上都不好看。
中午。
大家就在二队食堂吃的饭。
渡边和其他成员也尝到了【南光二号】大米,味道比他们想象的要好很多,口感细腻,香味十足。
“不错的大米!”
渡边这人还算实事求是,尝了之后忍不住夸赞了一句。
但代表团里也有狂妄自大的人,即便是事实摆在眼前,人家还是嫌弃这嫌弃那的。
方唯对那几个家伙视而不见,听到渡边的夸赞,他还很客气的说了声谢谢。
吃完饭,大家去队部会议室坐了一会。
“方先生,你们的稻种不错,不知能否让我带一点回去?我们需要做一下鉴定,如果产量如你所说,大概可以为你们争取到发展资金。”
落座之后,渡边直奔主题。
方唯看了一眼武耀阳,对方才是县里拿事的人,渡边的提议得他点头才行。
武耀阳不要插话,只是微微的使了个眼色。
方唯秒懂,笑着回应道:“回头赠送你们一些稻种吧,你可以可以拿回去试种。”
少量的稻种拿回去做研究肯定没问题,想通过这点样品复刻出【南光二号】,那只能说是对方想多了。
至于所谓的发展基金,也不是他该操心的事情,根本就懒得想。
到了下午,渡边一行人乘车离去,整个大队才松了一口气。
方唯完成了接待任务,趁着插秧前还有一段空闲时间,办了两件事。
一件事是去山里采药,把陈州中医院需要的珍稀草药准备齐了。另一件事就是上山采茶,他现在已经喜欢上那几颗古茶树产出的茶叶,喝别的都不香。
草药再次收入了2000来块钱,茶叶大概够他一年的量。
今年育林队开始大量培育茶树苗,估计用不了两年就可以在山上移栽,以代替原先的苦茶。
队里的播种工作全面展开,每一年的春天都一样,播种、育种、插秧.然后等着夏收。
这天上午。
田炳义突然来找方唯,打听【农优58】稻种的事情。
他那个生产队之前一直在培育【yx-32】稻种,和瑶寨一样也培育了一批不育系。钱赚了不少,但随着先育种基地的万亩【yx-032】稻种培育成功,他这边已经没了优势。
听说方唯又搞出来一种粳稻杂交水稻,并在瑶寨试验成功,他便动了心思。
“老三,我不想继续培育【yx-032】稻种,你有什么建议?”
方唯也知道想育种基地试验成功之后,很快就会堆量。
田炳义生产队的销售渠道恐怕很难维持,所以换一个品种也行,但【农优58】肯定不行。
“二姐夫,你们生产队如果以后还想从事育种,我建议你和县育种基地搞好关系。不说别的,你们就是帮对方培育不育系都能赚大钱。”
方唯故意没有提【农优58】稻种,因为对方不具备培育这种稻种的条件。
换个思路,瑶寨如今有了新的来钱渠道,事实上对于培育不育系就那么热心了。正好田炳义生产队想多赚钱,他就提了这事儿。
“也行!不过我和育种基地不熟,老三,要不你帮忙说说?”
田炳义一合计,觉得这也是一条路,便答应了下来。
吃过午饭,方唯带着对方跑了一趟线育种基地,和王亮说了这件事。
王亮求之不得,他现在已经明白不育基地根本培育不了,还得靠方唯供应。
“田队长,只要你们生产队生产出来不育系,有多少我要多少,决不食言。”
王亮给了田炳义一个承诺,对方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培育不育系了。
谈完了正事,方唯就直接回家,婉拒了田炳义喊自己他家里喝酒的邀请。
其实这样也挺好,以后瑶寨就不用再为育种基地供应不育系,这个任务就由田炳义生产队单独完成即可。
时间匆匆。
转眼就到了插秧的日子。
现在像这种具体的工作已经不需要方唯操心,他每天都在各队巡视,偶尔还会进山去转一转。
春天的山里不仅有各种野山菌,还有大量的春笋。他很爱吃【春笋炒肉】,在采摘野生菌的时候也顺便采摘了一点春笋回来。
“三哥,今年的山里有什么变化没?”
吃饭的时候,盘莲问了一下方唯有关山林里的情况。
她生完女儿之后恢复的很快,忍不住想去山里转转了。
“莲,你可不要打进山的主意,还是老老实实多休息一阵子吧。山林里的情况和往年差不多,就是植被更茂密、动物更加活跃。”
方唯一眼就看透了婆娘的心思,自然不会同意对方的想法。
盘莲有点不开心,随即起身回屋给孩子喂奶去了。
“老三,你太宠莲了。在寨里,女人生完孩子只要出了月子就得干活,可你倒好了,这么长时间了还不让她去上班。”
阿公摇了摇头,也不知道他这句话是在埋怨方唯呢还是在夸对方。
“她的事情我可做不了主,我说让她多休息一阵子,结果她说下个月就要去厂里上班。但现在不能让她劳累,首要任务是照顾好女儿。”
方唯陪阿公说了一会话,这才进屋去歇着。
一周后。
大队的插秧工作全部结束,大家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
不过,也没闲几天,郑虎便带着大家上山植树造林。现在可以断定,植树造林的三年计划,在今年就可以全部完成。
接下来几天,方唯一直都呆在了一队,给队里的骨干上课,传授杂交水稻育种的知识。
这项工作在春播之前就已经开始,其他各队也掀起了学习的浪潮。以前种植次一级稻种的技术要求不高,但要是以后培育定型稻种,技术难度就会大很多。
为了生产队的农业生产再上一个台阶,大家都很拼。(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