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2 / 2)

录枕记 三顾毛驴 1625 字 2个月前

“劳烦你雇辆车,准备些干粮带了,半刻我便要去临江。”

那周瞎子自知阻止不及,只问,

“小姐可想好了,临江同萧地乃反向,你如今去了临江,怕是得不到西平王的庇佑,徒生事端。”

我讥笑他几句,

“你倒是同西平王去,如此也是衣食无忧的境界。”

周瞎子不说话,在我房里静静顿了一盏茶的功夫,最后便妥协。商量了几家车夫,最后付了账,将旅店里费用结算清楚,当即存了些干粮,将马车赶到门口,请我上去,方才开始行走。

一去也多耗费时间精力,竟走了足足半月的时间,整日不是水路便是快马,舟车劳累。方到临江,左右打听才知道,临江王已几天前到了。正值得他守夫妻丧时段,各行各业遵了这个道理,只愁着做不好,萧条得很。

周瞎子正寻个落脚处,我看他有些慌乱,只拦住了他道,

“你急什么?不是跟着我发财了么?还住甚么?只管同我到街市上走一遭,保管你自此高床软枕的生活。”

那周瞎子面皮里看起来静得很,同他性格不差,只收拾细软,跟我一道上街市去逛着。我冲他道,你的道行深,自小在市井里过活,想也是知道其中道理的,趁着天色不晚,各处玩耍去,用你身上积蓄赶去结交寻几个不畏权势的主子,总有用着的时候。他也不拒绝,一一按了我说话行动去了。

我方得了空,只管问几个沿街叫卖的商贩,顺着来了临江最受官人欢迎的烟花之地,沧月楼。我站在沧月楼外,内心冷笑,见门外守着两位眉眼生媚,丰唇窈窕的娘子,抿嘴打笑,倚门转首看我。秋波暗含,水养的肌肤丰盈得很,轻薄绿纱罩了全身,底子白色缎里衣若隐若现,好不撩拨人。

随即赏了守门两姑娘几钱银子,让她替我通融进去,唤得老妈妈来。

这沧月楼是有名有姓的地界,但凡在临江的人哪里不知道沧月楼的?只道沧月秘事,瑶台风流。但凡沾染些权势的人,哪里没得个相好的在沧月楼住了,好生生养着过活过活,比月俸上千金银还要吃香。

说起这沧月楼,又有一翻来历了。沧月楼里自来分东南西北四厢房,每房里自然有当家的姑娘,姑娘们手里多了活泼的丫头,全全听着老妈妈的话。说了这四位姑娘,自然生得奇,偏生对琴棋书画各有心得。

东厢房住了位神仙似的覃姑娘,生得娇弱柔美,不食人间烟火,素常爱着素纱做的素衣裳,一心里只专研琴的技艺,概不问红尘事,绝妙的是那曲《玉蝶引路》。西厢房里住了位宁姑娘,五官精致绝美,身材丰满莹润,专长各种难局死局棋法布阵,独得灵慧,常同各色才子相与,著有《商山谱》。南厢房里住了位岑姑娘,颦鼙之间灿若含烟初杏,偏生不得言语,只写得一手好字,多情惹得无情恼,体弱多病,苦得万千痴呆书生驻足门外不敢亵渎,著有《醉柳雨雾帖》,名贯临江。北厢房里住了位关姑娘,虽生得不如前三位姑娘动人,但怎可小觑?笔墨画里少不得才情,山河里总归有山河壮,虚实里总归有虚实情,著有《春官游嬉图》,声传万里。

怎奈得这年下,皇城闹了些名堂出来,以莫须有的罪名裁了大半官员,弄得人心惶惶,风月处的事自然有些萧条。加上临江王莫名担了夫妻丧的名义,这烟花的秘事自然是越来越难走的。只留不住姑娘,前儿月磨难得南厢房的岑姑娘走了,给小小操办了丧事,敲锣打鼓也是不敢的。连着东厢房的覃姑娘也病了几天,沧月楼的生意做到了尽头,各自都在盘算了去的方向,直叫老妈妈焦头烂额。

正想着,见一五十上下的老妪裹了杏粉夹子,横着眼出来,一面打着绿纱姑娘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