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理想主义者,集体建房(2 / 2)

真的,看起来很美好。

郑虎给这个规划泼了一瓢凉水,因为这需要庞大的资金还有海量的物资。

“这属于中长期规划,咱们大概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实现。我们可以分批投入,逐步解决所有人的住房问题。

而且,集中规划住宅之后,还可以腾出来更多的耕地。”

方唯循循善诱,大家才慢慢认可了这份规划。

从现在起就要做更详细的规划,先把新的宅基地范围圈出来,然后建设一批搬迁一批,力争用5年的时间完成这项宏伟的规划。

“建材好办,咱们和水泥厂、砖厂的关系都不错,唯一比较麻烦的是钢材,我去和衡州钢铁厂联系一下,应该问题不大。”

郑虎主动请缨,他来负责建材的购入。

盖房子也很容易,只要请几个专业技术人员,队里有的是壮劳力,可以利用农闲时节大干快上。

设计这一块自己就没办法了,方唯认识省建工设计院的总工,到时候可以请单位上出设计方案,点钱就能解决。

这份规划获得了通过,随后方唯以大队的名义上报给公社。

“这个小秀才!果然还是一天都闲不住,居然又准备放一个大卫星。这事儿我管不着,还是看看县里怎么说吧。”

像方唯这样的规划,之前没有先例,郑先发也不知道该如何评判。

于是他便将这个规划上报了县里,文件很快到了武耀阳的案头,对方看了好几遍,忍不住有些怦然心动。

这份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规划,真的很吸引人。在这之前,他从没见过这么大胆的想法,却又有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下塘大队的经济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整个规划分五年进行,可以大大减轻经济上的压力,方唯的能力应该能做成这件事。

现在的障碍在于这个规划太超前了,一旦实施,会不会又引起很多人的嫉妒,从而带来没完没了的麻烦?

他真的很纠结。

考虑了两天,武耀阳把方唯喊到了办公室。

“你的规划我认真看了,给你提几个建议。第一,三层小楼改为二层楼是不是会更好一些?顶层做成天台,可能更实用一些。

第二,庭院的面积可以大一些,毕竟是农村,要考虑到特殊性,地方小了不好放置东西。”

武耀阳讲了很多,有时候还会征询方唯的意见。

方唯也明白减少一层的意义所在,既可以降低成本也能减少一些非议。

另外,房屋的外观尽量朴实一些,宁可把钱在屋里。

“好的,武主任,我拿回去再修改一下。”

方唯从善如流,听进去了很多建议。

他随后带着规划书返回了家里,重新修改规划,到了夜里很晚的时候还没有睡觉。

“三哥,我给你煮了一碗米粉,吃点吧。”

盘莲心疼男人,给方唯做了宵夜。

方唯冲着婆娘笑了笑,然后去一旁端起碗就吃。米粉里有一些切碎的腊肉,配上青菜、酸萝卜和剁椒,吃起来很香。

“我这边还得要一会,莲你早点睡。”

吃了点东西,方唯继续埋头苦干,直到夜深人静时才完成了规划的修改。

第二天。

他直接带着修改完毕的规划去找武耀阳。

“这样就可以了,规划书先放我这儿,回头县里还要开会研究一下。”

“好的,那我先走了。”

方唯从武耀阳的办公室出来,去催问了一下安装电话的事情。

本来他也没报啥希望,结果接待他的工作人员说,下塘大队的电话安装申请已经批了,一个月之内肯定能安装好。

这还真是意外之喜,之所以这么麻烦,还是因为国内的通讯设备严重不足,排队等候的时间太长了。

他最近没去瑶寨,也不知道王松林办的拉电的事情怎么样了。

中午。

方唯在烟厂门口等到了下班的婷婷,然后带着对方去了饮食店,点了两个菜和一个汤,和侄女一起吃了午饭。

“满满,厂子生产的卷烟很畅销,所以我们经常加班,好累哦。”

方婷婷一般吃饭一边说了很多厂里的事情,叽叽喳喳的,心情很不错。

她现在基本上一两个星期才回家一趟,田桂不放心,所以方唯才过来看看。

“累一点不要紧,再怎么辛苦还能有干农活辛苦?对了,婷婷,你如今还在继续学习吗?”

“有啊,我经常温习高中的课程,有时候还会找些习题做。”

小姑娘和他哥一样,都挺爱学习的。

方唯叮嘱了对方几句,吃完饭,他骑车把婷婷送回了厂里,然后便返回了家中。

“三哥,队里以后真的会变成规划中的模样吗?”

盘莲这会儿没去厂里,等方唯回来问了一下情况,忍不住对新规划充满了向往。

“会的,以后会越来越好。”

方唯笑着点点头,显得很有信心。

盘莲让他在家睡会,然后便收拾了一下去了厂里。

方唯也的确有些犯困,去屋里躺下就睡着了。这一觉一直睡到了傍晚时分,直到斌斌来喊他吃饭才醒来。

几天后。

县里正式同意了下塘大队的规划方案,并把这项工程当做了县里的样板工程。

工程随即进入了勘查设计阶段,新的宅基地选在了二队到三队之间的一片广阔区域,这一带没有农田,土质较差,但建造房屋却不受影响。

整个工程为期五年,秋收后将正式动工。

大队派出了治保主任和高文书跟进这个项目,其他人该干嘛干嘛,基本上不会受到影响。

“老三,你算是干了一件大好事,但也有一些风险。”

阿公很羡慕下塘大队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瑶寨的底子较差,还得多发展几年才敢想这样的事情。

“阿公,做事哪有不担风险的?我用集体的积累给社员们谋福利,并不违反政策,不必太担心。”

方唯浑不在意,现在提倡艰苦奋斗,但并不否认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素以他这么干最多是不鼓励不提倡,谈不上犯错啥的。

第二天。

方唯背着枪带着两条猎狗进了山。

这两条猎狗的年龄已经不小了,但依然身强体壮,上了山就开始撒欢。

和往年一样,方唯在采摘季来临之际都会去几片野生林看看,方便接下来制定采摘计划。

时隔一年,他再次来到了板栗林,一路上可是吃够了苦头。

去年开辟的道理早就不复存在,他要一边走一边用看到开路,浑身上下都湿透了。

这片板栗林比当初发现的时候,面积扩大了不知多少多少倍。但截至目前,扩张似乎也到头了,最外围的板栗树已经很稀疏。

倒是野生油茶林还在坚定地向外扩张,方唯也搞不清楚它的极限在哪里,大概也和野生板栗林一样,在某一天会突然停下扩张的脚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