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支书,我还说这两天有空去看你呢,结果你就来了。”
王亮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陪二人去了会议室。
“王主任,我姐夫他们生产队培育的不育系,有什么问题吗?”
方唯直截了当说了田炳义的事情,询问对方准备干什么。
“大问题倒是没有,只是比瑶寨出产的不育系要差一些。方支书,你也知道育种基地是县里重点支持的单位,他这么搞我很难做啊。”
王亮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结果田炳义交出的答卷让他感到不满意。
他当然不会去县里告状,那么做等于和方唯翻脸,但也不能对此事视而不见。说来说去,他就是这个意思。
“王主任,这件事说到底是我的错,所以你就不要追究田炳义生产队的责任了。说实话,他们培育的这批不育系,虽然有些瑕疵但不会影响使用效果,我可以保证。
你如果觉得这样处理不合适,我们可以退一部分钱,只是希望这件事到此为止,以后大家互不相干。你说呢?”
这件事说白了就是因为方唯的手里没有多余的土地,所以才借助田炳义生产队培育了一批不育系。
所有的材料都是方唯这边提供的,核心品质肯定没问题。只不过因为是在普通耕地培育的,缺少了属性的加成,品质自然有所差异。
但不会影响育种基地的种子质量。
因此,这件事不怪田炳义,是方唯自己没想到王亮会挑刺。
“方支书,你这么说可就不把我当朋友了啊。咱俩一直相处的不错,但公是公私是私,我希望合作伙伴都能严把质量关。
这样,老田这一次也不是故意的,所以这件事就算了,下不为例,但是,瑶寨要承担起之前的承诺,以满足我们的生产需求。”
王亮的态度依然和蔼可亲,嘴里说着车轱辘话,渐渐暴露了真实的意图。
夏种之前,他去山上找过王松林,想让瑶寨在下一季继续培育不育系。通过这一季【yx-032】稻种的表现,他准备扩大种植面积。
报告都写好了,已经交给了县里,他最担心的就是育种材料能不能供上。
王松林断然拒绝了王亮的要求,瑶寨这边什么都准备好了,这一季肯定要种植【农优58】稻种。不可能临时改变生产计划。
这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甚至事后都没有告诉方唯。
王亮以为这是方唯授意王松林这么说的,所以才会敲打田炳义,实际上也是在向方唯传递信号。
只可惜方唯并不知道事情的起因,不过到了这会儿,他也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对方折腾了一番,结果却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显然针对的不是田炳义。
“王主任,咱们也算是老熟人了,有话请明说。”
方唯也懒得猜来猜去的,直接问道。
王亮听到这话,脸上的表情很精彩,过了好一会才说:
“之前我和王队长谈过,事后他没和你说?”
“说什么?自从夏收工作开始之后,我就忙得团团转,总共也没见他两回。你不说我都不知道你去找过王松林,有啥事你不会直接找我?”
方唯双手摊开,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王亮翻了个白眼,好嘛,自己演了这么多戏,结果全演给瞎子看了。
于是他就从头开始说起,最后告诉对方,育种基地准备把【yx-032】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两万亩,所以对育种材料的需求会成倍增长。
“活该!这就是你们从机关出来的人的通病,想太多。你要是和我说一句,也不至于绕来绕去,搞得大家都不愉快。
现在咱们谈正事,你想扩大【yx-32】稻种的培育面积,我肯定支持。但你也要考虑到瑶寨的实际情况,要让人家为你们培育材料,你得把人家的粮食问题解决了。”
方唯没好气的骂了一句,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结果让王亮搞得这么复杂。
机关出来的人啊,做事就是这么不爽快。
育种基地要扩大生产规模,方唯自然是举双手赞成。毕竟【yx-032】稻种也是他搞出来的,如果能大面积推广,他的脸上也有光彩。
不过这事儿需要好好合计一下,他就随口逗了一下王亮。
结果王亮顿时急眼了,说道:
“方支书,我到哪里去搞粮食啊?基地只生产稻种又不生产粮食,总不至于把种子给吃了吧?”
方唯看到对方的气急败坏的样子,心里的气也就消散了。
“行了,刚逗你的。这事儿我需要回去好好想想,总之不会耽误你的正事。姐夫,咱们走吧,别影响人家王主任的工作。”
方唯撂下一句,没拉着田炳义离开了育种基地。
王亮倒是回过味来了,心里有些惭愧,觉得自己不应该用这些手段和对方打交道。他算是看出来了,方唯不吃这一套,要是再有下一次,对方铁定会翻脸。
实际上他还是不了解方唯,要不是看在王亮没有私心一心为公的份上,这一次他绝对不会客气。
回到家,两人正好赶上吃饭时间,于是他就陪姐夫喝了几杯。
事情过去了,田炳义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队里这几年搞得不错,即便是培育次一级稻种,都能让社员们的生活水平上一个大台阶。
他吃过饭就匆匆告辞,队里还有一大堆事情在等着。
方唯把姐夫送去出之后,就去了大队部。他考虑,给育种基地的供应材料的事情,以后就由下塘大队来做。
他如今已经将大队下属12个生产队的全部耕地,都纳入到了【种植区】之内,随便哪个生产队都可以培育出无瑕疵的育种材料。
实际上育种材料的价格很高,主要是没办法解决粮食的问题,所以瑶寨才没那么积极。
但下塘大队不存在这个问题,即便是每一季有几个生产队专门培育育种材料,整个大队也不会缺少口粮。
不过这事儿他不会直接答应王亮,多拉扯几个回合才行,要不然对方的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心里有计较,他便把这事儿放到了一边,然后开始看文件。
下午。
大队开始施工装广播,就是那种俗称的“大喇叭”,需要用线连接。
有了这玩意,可以播放新闻、通知事情、还可以播放歌曲什么的,既方便又可以丰富社员们的文化生活。
一套广播的钱对于下塘大队来说不算什么。
几天后,当每个村子的大喇叭响起来之后,很多人就感到很惊喜。他们以前没用过啊,喇叭里传来激昂的歌曲,不少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下面播放一则紧急通知,请各生产队的队长注意了,方支书让你们马上到大队部开会。再重复一遍,各队队长立即去大队部开会。”
张楚听着歌曲本来还挺陶醉的,结果听到通知,立刻骑上自行车往大队部赶。
四十分钟后,方唯走进了会议室。
“都来齐了?那就开会。”
今天的会只有一个议题,就是传达上级的文件。
实际上这件事没那么急,正好方唯想测试一下广播系统的效果,就把他们都叫来了。
传达完文件精神,郑虎又说了几件和生产相关的事情,然后看着方唯问道:
“支书,还有别的事情吗?”
“晚上八点,各队组织好社员和知青收听喇叭,进行思想学习。郑队长,这事儿你负责,到时候由你在广播室读报纸。”
很长时间以来,思想学习都是由各队自行组织。毕竟各队之间相隔可不近,大晚上的跑来跑去也不现实。
现在有了广播系统就不一样了,比如像宣读文件、读报纸等,都可以通过广播系统把声音传达给每一位社员。
大家纷纷点头,方唯便宣布散会。(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