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不错!我在瑶寨吃过这种米,就是这个味。张队长,接下来你们快点做好统计,我要在三天内看到最终的数据。”
方惟一口气吃了两大碗,然后给张楚安排了任务。
张楚快速的吃完了饭,站起来用手背一抹嘴,说道:“用不了三天,我现在就去盯着。”
两天后。
一队的统计数据出来了。
队里这一季种植了400亩【农优58】稻种,还有20亩试验田培育了杂交水稻育种所需的材料。【农优58】稻种的总产量为329200斤,平均亩产达到了823斤。
当这个数据一经公布,整个一队顿时欢腾了起来。
这个产量其实已经很高了,虽然比不上【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的产量,但由于这是定型稻种,换购比例为1比12,总体收入远高于培育次一级稻种的收入。
要知道,【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的换购比例只有1比5。
“张队长,恭喜你们,你们的试验大获成功。”
“谢谢方支书,要是没有你和瑶寨的支持,我们恐怕还得老老实实种植【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
在方唯向张楚表示了恭贺之后,张楚并没有因为眼前的成绩而沾沾自喜。
因为他很清楚,如果没有方唯提供技术并亲自上阵给大家讲课,没有瑶寨提供的育种材料,一队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
所以他代表生产队的所有人,向方唯鞠了一躬。
“自家人不兴搞这一套!接下来,剩下的10个生产队都会种植这种稻种,换购的事情不急,必须由我整体安排。明白了吗?”
“明白了!”
方唯听到了张楚肯定的回答,感到很满意,随即离开了二队。
他马不停蹄的直奔瑶寨,而此时,瑶寨也刚好完成了夏收工作。瑶寨的【农优58】稻种平均亩产达到了836斤,比一队的产量稍高一些。
毕竟瑶寨培育新稻种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意味着距离【农优58】稻种的产量极限更近。
根据信息提示,方唯搞明白了这种新稻种的产量极限,大约是亩产800斤到850斤之间。这个产量当然很不错,为接下来的推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瑶寨这一季【农优58】稻种的总产量为660400,取得了大丰收。
【采收农作物,点数+329200】
【采收农作物,点数+660400】
【总点数:5288270点。】
方唯要求瑶寨也一样,暂时不要进行换购,等两天再说。
他随即下山,回到队里就召开了夏种工作会议。
“我决定在全大队除二队之外,开始全面培育【农优58】稻种,相信到了秋后,咱们的收入还会有大幅的增加。”
方唯在会上直接安排了接下来的生产任务,下塘大队开始全面种植【农优58】稻种。
这件事早有定论,只要一队的试验取得成功,这项工作就会全面铺开。
随后,刘会计宣布了各队的水稻产量。首先是二队,二队种植了440亩【南光二号】稻种,总产量达到了484000斤。
其次是【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整个大队的总产量为3339150斤。
【采收农作物,点数+484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3339150】
【总点数:9111420点。】
这一季的收成不错,全大队加上瑶寨,全部取得了丰收。
方唯随即宣布散会,郑虎带领大家开启了夏种工作。播种、催芽、育秧、插秧,忙忙碌碌半个来月,“双抢工作”便告一段落。
在他的协调下,瑶寨和一队的【农优58】稻种,首先满足了下塘大队各队的晚稻生产需要,然后才开始外销。
这一次肖奇峰没有来,而是派了陈州育种基地的相关人员前来换购。
方唯将这项工作交给了刘会计和张楚等人,自己则去了瑶寨。
他倒不是对肖奇峰这个人有什么意见,主要是武耀阳和他说了,今后【农优58】稻种要优先供应本地区所属各县。
所以,和陈州农业局的合作基本上就是一锤子买卖,今后会如何还得看县里和湘陵地区的意见。
他一个小小的大队支书,决定不了这些事情。就连牵线搭桥的齐海洋,也一样决定不了,所以肖奇峰这次干脆就没来。
瑶寨这边的合作客户是本地区的单位,倒不会受此影响。
按照提前定下来的换购比例,寨里一共收获了158.50万斤稻谷,以及67.63万元现金。
方唯的10亩职田,这一季全部培育的是高产黄豆种子,总产量为5500斤,收入了26400元现金。
等他忙完这些事情回到队里,下塘大队的换购工作也已经全部结束。
其中,一队收获了79.01万斤稻谷和33.71万元现金。二队收入了96.8万斤稻谷和45.69万元现金。其他的次一级稻种,换回来333.92万斤稻谷和160.28万元现金。
也就是说,这一季全大队一共收获了509.73万斤稻谷,另外还有239.68万元进账。
之前大队还有库存稻谷300万斤,减去一些消耗,再加上这一季的收获,队里的存粮一下子就达到了800万斤的水平。
郑虎决定分口粮,他给方唯上报的方案是,全队平均每人发放600斤稻谷。
方唯点点头,说道:“那就这样吧,尽快把口粮分下去。”
郑虎随后安排人员分稻谷,一共分发出去了120万斤,队里还剩下680万斤稻谷。
接下来就是交公粮,还是老规矩,一次完成全年的公粮任务,共64万斤稻谷,队里还剩下616万斤稻谷。
“三哥,咱们留200万斤就行了,剩下的稻谷我打算按照议价粮卖给收购站。”
郑虎在征得方唯同意的前提下,又再次销售了416万斤稻谷,收入了42.85万元现金。
队里的稻谷库存还剩下200万斤。
别看这么倒来倒去的好像很麻烦,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大队还收获了一大笔饲料奖励,以及粮食销售先进单位的荣誉。
售粮先进不是可有可无的荣誉,这代表了下塘大队做出的贡献,有这个实实在在的成绩放在这儿,谁不都拿了个抹杀。
再加上大队出色完成了育种工作,一般情况下没人敢动下塘大队。
忙忙碌碌中,田炳义来找方唯,看样子心情不大好。
“县育种基地对我们生产队培育的不育系,不太满意,所以晚稻我们就全力培养【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
育种基地的王主任说我们毁约,其实就是不满意这一批不育系,说要到县里告状。老三,你能不能和王主任说说,事情过去就算了,以后说不定还有合作的机会呢。”
田炳义和王亮闹了矛盾,结果王亮丝毫不给方唯面子,搞得田炳义很苦恼。
当时方唯之所以让他培育不育系,主要是因为瑶寨和下塘大队的耕地不够用,倒不是故意坑王亮。
与瑶寨出产的不育系相比,田炳义生产队出产的不育系,品质上的确要差一些。毕竟没有属性的加持效果,品质还会逐渐降低。
方唯打算等腾出手手来,再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结果王亮直接就开始找事了。
“行了,姐夫,明天你和我一起去一趟育种基地。”
方唯也有点不高兴,田炳义他们生产的不育系虽然品质稍差,但并不会影响育种基地的【yx-32】稻种产量。
等到了来年,方唯会安排瑶寨为对方专门培育一批不育系,足够他们使用三季以上。
第二天。
方唯就拉上田炳义一起去了育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