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54(1 / 2)

r/>乌珠留单于上书王莽,请求更换大印,但遭到王莽的一口回绝。

对于匈奴汗国,对于乌珠留单于,这真是奇耻大辱。

此时西域的局势也开始变得微妙。

这一年,西域车师后国的国王须置离,因企图逃跑到匈奴,被西域都护但钦诛杀,车师后国辅国侯狐兰支率二千名王兵逃到匈奴。

紧接着,中国驻西域屯垦部队发生事变,屯垦兵团的军官陈良、终带、韩玄、任商等人击杀正在养病中的戊己校尉刁护,然后陈良、终带以“废汉大将军”的名号,胁迫屯垦部队及其实眷二千余人,集体向匈奴投降。匈奴单于大喜,封陈良、终带为乌贲都尉。

这两起逃亡匈奴的事件,拉开了匈奴与中国重新对峙的序幕。

根据元始二年(公元2年),王莽与匈奴达成的协议内容规定,凡是以下四种情况之一:中国逃到匈奴、乌孙人逃到匈奴、乌桓人逃到匈奴、西域诸国有佩中国所授印绶者逃到匈奴,匈奴一方不得接受。

现在匈奴公然接受西域与中国的逃亡人员,这个事件,标志着中国与匈奴友好睦邻关系不复存在了。

匈奴人撕毁协议,王莽大怒,他立即展示了他最拿手的文字功夫,把“匈奴单于”改称为“降奴服于”,改名有什么用呢?当然没什么用,只是王莽喜欢这样卖弄“微言大义”。

王莽设想了一个庞大的分裂支解匈奴的计划:北征匈奴,然后将匈奴划分为十五个单于国,由呼韩邪单于的十五个子孙分别担任单于。他下诏组建十二个兵团,征兵三十万,为了这次庞大的军事行动,作战所需的军服、兵器、粮食等,源源不断地从江淮北地运输到北方的边境。所征用的士卒民夫,凡有违抗者,一律以军法处置。

战争的机器开动了。

一边征兵,王莽一边使用诈骗手段,将呼韩邪单于的儿子栾提咸、孙子栾提登、栾提助三个诱骗到云中郡,然后软禁起来,根据支解匈奴为十五个单于国的计划,硬将单于的帽子加到三人头上。

消息传到匈奴后,乌珠留单于大怒,骂道:“先王呼韩邪单于深受汉宣帝之恩,所以我们不能背叛汉室,现在王莽根本就不是宣帝的子孙,凭什么当上天子,我们也不欠他什么。”于是率军南下,洗劫云中郡,屠杀百姓,北方边境转眼间战火又起,生灵荼炭。

王莽北征的计划,到了始建国三年(11年),一年过去了,仍然无法完成作战准备。原因是王莽执政的几年里,并没有国强民富,反而年年饥馑,特别是西北边境地区,王莽这个人对军事实在是外行,他要求军队要准备三百日的口粮,这是一个完全空想、不切实际的命令。

将军严尤是王莽时代头脑还算清醒的将领之一,他上书王莽,直言这个作战计划的不切实际:第一,作战部队已集结在边塞一年,大军长期宿营野外,生活艰辛,还没开战,士气已低落不堪;第二,边境地区的粮食必须由内地远程输送,而各地又多粮食欠收,连年饥馑;第三,一个士兵三百日的口粮,一头牛还无法负担其重,况且还要准备牛的饲料,以这种强度运输,不出三个月,牛就会活活累死,到时剩余的粮食就无法运输;第四,因为准备要长期作战,就必须要面对匈奴秋冬严寒的气候,所以还必须准备木柴、炭,以及必需的锅碗,还要准备水袋,这些物品运输量极大;第五,由于运输量太大,会影响大军的行军速度,行军到险要地带时,辎重有被截断的可能。

严尤最后得出结论:耗费民力过大,却很难有大的战果,这是极可忧虑之事。

王莽看了严尤的上书后很不高兴:天下哪有比我聪明的人啊,真是自以为是的家伙!不听,依旧我行我素。

最苦的还是百姓,自王莽兴师动众后,天下骚动,史书载:“数年之间,北边虚空,野有暴骨矣。”

王莽就这样折腾了好几年,最后北征匈奴不了了之,因为耗尽国力民力之后,仍然无法凑足王莽指定的三十万大军三百日的粮食。只遗下运输途中倒毙的累累尸骨,倒毙在王莽构建的儒家天堂中。

北伐匈奴计划雷声大,雨点小,最后无果而终。而匈奴军队频频南下,入侵人数在数百人到万余人不等,杀死雁门太守、朔方太守以及边境都尉数人,掠杀的百姓、抢走的牲畜无数。

到了始建国五年(13年),匈奴乌珠留单于去世。此时匈奴虽然与中国重新开战,然而数十年的和平与和亲,使匈奴国内亲中国的势力仍然颇强。其中亲中国派的代表人物,便有着一半汉人血统的王昭君的女儿伊墨居次云,以及她的丈夫、匈奴实权人物骨都侯须卜当。

在王昭君女儿与女婿的努力下,曾经被王莽诱骗到中国,强行封给“孝单于”名号的栾提咸,被扶上匈奴单于的宝座,史称乌累单于。

尽管王昭君的女儿伊墨居次云为中、匈两国的和平作出很大努力,然而有一件事她却未曾料及。

王莽在三年前,为了把匈奴支解为十五个小国,诱骗栾提咸以及其儿子栾提登、栾提助进中国,然后软禁,封他们三人单于名号。栾提咸称为“孝单于”,栾提助为“顺单于”,后栾提助病死,又封栾提登为“顺单于”。

栾提咸后来逃跑回匈奴,此时匈奴正大肆南下侵犯中国,中国前线指挥官向王莽报告:匈奴南侵的主谋是栾提咸的另一个儿子栾提角。王莽大怒,下令将仍然被扣押在中国的栾提咸的儿子栾提登处死。

现在栾提咸坐上单于宝座,即乌累单于,他还不知道儿子已经被王莽处死,所以接受了伊墨居次云与须卜当的建议,准备与中国继续和亲政策。

王莽的北伐匈奴计划受挫,三十万大军在北部边境呆了好些年,久暴于野,日子非常艰难。校尉韩威实在受不了,他向王莽进言:“臣愿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赍斗粮,饥食虏肉,渴饮其血,可以横行!”这又是中国男儿的豪迈之言,也是后来《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典故出处。

不过王莽这人不太豪杰,只喜欢摆摆样子做做秀,满足一下虚荣心。恰好此时,匈奴找上门来和亲,王莽也乐得顺水推舟。

中国派出的和亲使臣,是王昭君长兄之子,王歙与王飒,也是伊墨居次云的表兄弟。当乌累单于问及儿子栾提登的生死下落时,王歙与王飒信誓旦旦地说,他的儿子活得好好的。然后中国使节提出要将西域屯垦兵团的反叛将领陈良、终带等二十七人引渡回国。

乌累单于急于要交换回自己的儿子,哪里管这些中国降将的生死,将陈良、终带等二十七全部逮捕,引渡回中国。王莽发明了一种酷刑:焚如之刑,估计是一种以文火慢烧让罪犯受尽苦楚,将陈良等二十七人全部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