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刘细君一听,就觉得一阵恶心,蛮族就是蛮族啊,没有什么礼义廉耻的概念,作为中原文化薰陶下长大的刘细君,从她作的歌词可以看出她是个文化修养很高的女人。今天嫁祖父辈,明天嫁孙子辈,这种骇人听闻的乱仑,岂非让天下人所耻笑?不,不能说天下人,这些蛮族人是不会笑话这个的,但是自己的祖国的百姓岂非要把这当作天大的笑料吗?
刘细君托付汉使上书皇帝,要拒绝这种有损自尊的乱仑关系。武帝刘彻的答复是:“你既已嫁到乌孙,应遵从乌孙的风俗习惯。为了与乌孙国共同消灭匈奴,只有委屈你了。”刘细君没有办法,下嫁给太子岑娶。
不久,昆莫去世了。岑娶续任乌孙国王,刘细君与岑娶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名叫少夫。刘细君再嫁后约五年就去世了(刘细君出嫁昆莫时,大约在公元前115年之后,在公元前105年再嫁岑娶,约公元前100年去世,去世时应该只有三十几岁。)刘细君再嫁之后的生活,史料中没有详细的记载,她是死于难产呢?还是郁郁而终,这个不得而知。虽然往事已经尘封,故事早已经随风飘散,这个富有才华的女人,终究是政治的牺牲品,红颜薄命,“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唉,在政治漩涡中的女人,即便想变为一只自由自在的黄鹄,又怎么可能呢?不能变为黄鹄归故乡,大约可魂归故乡了罢。
刘细君死后,汉帝国继续与乌孙的和亲政策,将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嫁给了乌孙国王岑娶。岑娶在当乌孙国王期间,叔父大禄仍然拥兵割据,乌孙国仍然陷于两个政权的对立,大禄死后,他的儿子翁归靡接管了父亲的军队。
几年后,岑娶病重,他的儿子泥靡还年幼,岑娶临终前,与翁归靡达成一项协议:由翁归靡接任乌孙国王,消除乌孙国的分裂局面,条件是日后翁归靡必须将国王的宝座归还给泥靡。
这样,在岑娶病逝后,翁归靡成为乌孙的国王,乌孙一统后,实力大大增强。根据乌孙人的传统,新任国王翁归靡续娶中国公主刘解忧。关于刘解忧的故事还有许多,留待后面详述。
刘细君、刘解忧两位中国公主嫁到乌孙国,使得乌孙国与汉帝国的关系极其紧密,成为汉帝国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最终为击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张骞“断匈奴右臂”的战略设想,在他去世几十年后,终于要开花结果了。
【三、通往死亡之路:汗血马之战】
张骞通西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刺激了汉帝国外交活动的升级。
从此之后,汉帝国每年出使西域的次数,多的时候有十来次,少的时候也有五六次。如果出使的国家比较远,使节往返一次要八到九年的时间,汉武帝派出的使节团,最远的距离到达犁靬(约在今天西亚的叙利亚一带);如果出使的国家比较近,一般也需要二三年才可以返回。
帝国的威名远扬!
当帝国的使者前往安息国(今伊朗)时,安息国王派出大将,从首都番兜城(今伊朗达姆甘)出发,率领二万骑兵,前往数千里外的东部边界迎接汉朝的使节。安息国是西部与中国有交往的最大国家之一,尚且对中国如此尊重,其他小国更是毕恭毕敬。这是汉帝国外交的鼎盛时期。
由于外交活动的频繁,需要大量的使臣。出使西域是一桩非常艰辛的工作,所以官吏们并不喜欢前往,往往以各种借口推辞。
武帝刘彻下诏,招募自愿者,只要愿意代表国家出使西域,不论出身,哪怕是奴隶的身份,一律发给象征帝国权力的符节,持节出使西域。刘彻试图以此来激发民间的冒险精神。
刘彻的出发点不错,但是执行下来后,出现了许多问题。
招募来的使节中,形形色色的人员都有。既有胸怀大志、富有胆略的壮士,也有亡命之徒;即有浮夸之辈,也有一贫如洗的穷人。有些人为了国家利益,有些人冲着功名而去,还有不少人想趁机捞一把。
因为使团出发时,都携带了大量的礼物,有些使节就中饱私囊,偷偷在半途中把礼物卖给商人,把出使西域当作是一桩生意。也有一些使节仗着是大国使者,对西域小国的君臣百姓进行恫吓威胁,以捞取一些好处。
良莠不齐的使团使得西域各国逐渐对汉帝国疏远,在汉使团途经之处,这些国家拒绝向使团成员提供食物,这样就与汉朝使团不断地发生矛盾,甚至武力冲突。汉使团抢夺沿途国家的粮食事件时有发生,这些国家反过来就报复,掠夺汉使团的礼物。
本来就够乱哄哄了,这时匈奴人又插一手,时不时派出骑兵突袭汉朝的使节团。
刘彻决心给匈奴人一点颜色。
元鼎六年(前111年),公孙贺率领一万五千名骑兵从九原(内蒙古包头西北)出发,向西深入二千余里;赵破奴率领一万多名骑兵从令居(甘肃省永登县)出发,向西行进,深入数千里。两路大军搜索专门伏击汉朝使团的匈奴骑兵,然而一路上连一个匈奴兵也没找到。
楼兰与车师(姑师)两个西域国家,距离中国最近,每当有汉朝使团出使西域时,总是最先到达楼兰与车师。楼兰与车师这两个国家,要为汉朝使团准备食物、安排住宿,而当时汉使团非常之多,一年有时多达十几个使团,平均下来,每个月都要接待一批汉使,使这两个并不富裕的国家苦不堪言。再加上有些使节为非作歹,使得楼兰与车师终于忍无可忍,拒绝为汉使提供食物,并且经常对汉使团进行劫掠。
汉使回国后,对楼兰与车师这两个国家大加诋毁,并且认为楼兰与车师勾结匈奴,为匈奴人通风报信,使得匈奴骑兵得以屡屡袭击汉使团。
平心而论,在汉使与西域国家所发生的冲突中,汉朝使团要负很大的责任。楼兰与车师介于中国与匈奴两大强国之间,日子确实不太好过,因为中国远而匈奴近,所以往往更容易倒向匈奴。
武帝刘彻听信了使节们的话,决定发兵攻打楼兰与车师。
元封三年(前108年),赵破奴被任命为远征军的总指挥,率领数万人马远征楼兰、车师。自从霍去病去世、卫青被闲置以来,赵破奴成为汉军中最重要的将领,他追随霍去病参加过河西战役与漠北战役,屡建战功,勇猛剽悍。
楼兰与车师都建有城镇,与匈奴人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方式不同,这就为汉军提供了打击的目标。赵破奴根本就不将楼兰、车师放在眼里,他独自率领七百名精锐骑兵,快马加鞭,将大部队甩在后面,轻装疾进,直奔楼兰。
楼兰人总道汉帝国遥远,汉军无法长距离奔袭,所以并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但是赵破奴的七百骑兵如同天降神兵,突然出现在楼兰国的都城,楼兰人大惊失色。连强大的匈奴人都被汉军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了,楼兰人对汉军更是深怀畏惧之心,汉军的突然出现,令楼兰人无所适从,军心大乱。
赵破奴趁楼兰军队混乱之际,率七百骑兵发起强攻,居然将楼兰军队打得大败,杀入楼兰都城之中,楼兰王慌乱之中,来不及逃跑,竟然被赵破奴所俘虏。
赵破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摆平楼兰,楼兰国的邻国车师闻讯大惊。此时赵破奴的数万名大部队已经赶到,与先锋部队会合后,向北挺进,进逼车师国。车师国是一个小国,战斗力本来就不强,如何抵挡赵破奴的数万精兵?刚交战,便一触即溃,赵破奴挥师进入都城,车师投降。
这是汉军第一次在西域亮相,一亮剑便寒气逼人,所有的西域国家都陷于恐慌之中。占领车师之后,赵破奴军队继续向西挺进,耀武扬威,直达乌孙与大宛。乌孙与大宛都是属于西域大国,尚且震摄于汉军之威,更别提那些小国了,纷纷派出使者前往汉军营中,向汉军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