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55(1 / 2)

种种掣肘。一举两得,显示了秦献公作为政治家出色的应变才能。

其三,秦献公七年,“初行为市”。这是秦国在秦简公时期的“初租禾”之后,推行的第二次经济变革。不过,三十年前的“初租禾”,是对农耕人口的减税政策。这次的“初行为市”,却是秦国的第一次商业改革。

在整个春秋时代,以管仲在齐国的商业改革为先导,东方诸侯国大体都已经先后完成了商业的私营化。也就是说,东方诸侯国大体都实现了官营商业与私营商业并举的商品贸易形态。只有秦国,还处于相对的经济封闭状态,还相对完整地保留着官营市场制度,规模很小的商品市场仍然由官府统一经营。

所谓“初行为市”,就是第一次打破了商品市场的国营垄断制度,开放商旅,开放市场,既允许外邦私营商人进入秦国市场经营,也允许本国庶民经营商品交易,以私商身份进入市场。这样,既往由官府垄断的“官市”,就不再是惟一的市场形式了。

上述新政举措,无疑凝聚了秦国族群,扭转了秦国物资严重匮乏的状态,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有了新的生机,国人士气也很快蓬勃了起来。

在魏国,则由于魏武侯病逝,魏惠王即位,魏国内外政策发生了另一种变化。

魏国新君魏惠王,是战国时代在位最长的君主之一。纵观其一生,魏国由盛转衰的要害转折,全部发生在魏惠王执政的51年之内。这个人物,除了夺取最高政权时期在内战中短暂的英雄时段之外,从一开始执掌最高权力,魏惠王就暴露出志大才疏、外宽内狭、虚荣心极强又刚愎自用的缺陷。

魏武侯死后的第一个变化,就是魏惠王在事实上放弃了魏文侯、魏武侯两代所坚持的连续进攻河西高原,并蚕食秦国关中,最终吞灭秦国的战略。魏惠王认定的急务是什么呢?首先,是报复赵韩两国曾经支持自己政敌的积怨;其次,是东方霸权。如果说魏惠王君臣还有战略的话,那么战略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对赵韩发动挑衅战争,以实现报复愿望;二是对东方其他国家作战,以争夺天下丰腴之地。对秦国的战争,魏惠王在事实上已经大大淡化了,至少,已经将对秦战争置于次要的位置了。

魏武侯死后的第二个变化,就是魏惠王开始了率先破坏三晋国家集团传统的同盟关系,实际搁置了对秦战事,首先发起了对韩国的攻势。从此,魏赵韩三国进入了长期的相互攻伐,天下最强大的轴心集团不复存在。

可以说,假如没有这样一个魏国君主的出现,假如魏国的对秦战略没有发生改变,秦献公时期的对魏国战争肯定不会取得哪怕一次的胜利。即或延续到后来,秦孝公初期力图避战的种种妥协与邦交周旋,也同样是都是无济于事的。

历史不能假设,魏国偏偏就出了一个魏惠王,魏国的战略偏偏就改变了。

这就是历史的偶然性——大国对峙的夹缝,变成了敌对国家崛起的历史机遇。

(2)秦献公发动的狂热的对魏国的复仇战争

魏韩战端一开,秦献公立即对魏国展开了大举反攻。

秦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六年,秦国数十万大军突破了魏军的秦东防线,一直将魏军压迫到石门战场决战。石门,在今日山西运城西南地带,已经很接近当时的魏国都城安邑了。是役,秦献公亲率秦军大破魏军,仅斩首就达六万之众。在魏国突然面临危机的时刻,赵国出兵救援,秦军才撤兵西归了。这是进入战国之世后,秦国对东方的第一次大胜利。当时,仍然保持着天子名义的周王室都被惊动了,周天子以对待地区诸侯首领的礼节,派出了特使,向秦献公颁赐了一件华丽精美的战袍,表示了祝贺。

次年,秦献公又亲率大军,大举进攻魏军在黄河西岸修建的军事重镇少梁邑,也就是今日陕西韩城地带。此战对魏国压迫极大。紧急时刻又是赵国救援魏军,秦军再度撤退了。

第三年,秦献公第三次亲率大军,再度大举进攻魏军占据的少梁邑。是役,秦军一度大破魏军,俘获了魏军统帅公叔痤。可是,秦献公也在这次大战中身负重伤,救治无效,当年便死了。应该说,这是一场没有胜负的战争,从根本方面说,秦国损失更为惨重。

此时,秦献公的次子嬴渠梁即位,这就是历史上的秦孝公。

(3)少梁之战后,秦国陷入了严重困境

虽然,三次大战都获得了胜利。但是,对于国土相对狭小、人口相对稀少、经济规模也很小、农工商生产水平又很落后的秦国而言,这种不间断的进攻战,事实上是一场竭泽而渔的战争。魏国则不然,土地广阔,经济发达,财富雄厚,兵员基础广泛,军队装备精良,即或连续三次败于秦军,依然有着广阔的回旋余地,丝毫未见捉襟见肘之困境。

秦国陷入了困境,秦孝公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困境。

这是被秦孝公执政后的实际作为所证明了的——秦孝公元年,秦国又在陇西地带对西豲打了一仗。事实上,这是安定后方的一仗。此后八年,秦国再未对魏国开战。

奇怪的是,魏国连遭三次进攻,居然一直没有对秦国展开报复作战。这种令人迷惑的停战,一直延续到魏惠王二十年的魏军反攻定阳为止。定阳,就是今日陕北高原的延安地带。在战国时代,这是不可想像的异常停战。尤其是魏惠王,报复心极强,居然对一个显然弱小的敌人容忍了下来,实在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谜团。

虽然史料中没有关于这段谜团期的原因记载,但是,合理的战国历史逻辑还是有的。依据这一逻辑推定,只有一种可能:新君秦孝公全力周旋邦交,向魏国妥协割地,从而避免了魏国大规模的报复战争。秦国做了哪些妥协,也是一个谜团。依据中国史书纪事的传统,若有称臣、纳贡之类的政治屈服,一定会载入史册。史书没有记载,事实上就是没有称臣、纳贡之类的政治妥协。那么,实际的妥协必然只有一种方式——割地。基于魏秦之间的强弱态势,这次割地一定不会少。合理推定,应该是秦国全部退出了三次攻占的胜利成果,两国土地恢复到了战前状态,魏国重新占据了河西高原与秦国东部。对于秦国,这当然是巨大的损失。可是,如果不是如此巨大的土地人口补偿,魏国能停止战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