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39(1 / 2)

实行了新政改革,推行了“初税亩”。

这是一种新税制,其实际政策是:承认私田的合法性,不论公田、私田,一律由国家按照亩数收税。“初税亩”的政策逻辑是:既然私田与公田一样,都对国家纳税,当然也应当同样获得国家的保护与支持。这样,私田的发展就由秘密转为公开,由非法转为合法。客观地说,“初税亩”将当时不合法的私田合法化,促进了旧井田制的瓦解,是春秋社会最早的具有真正创新性的经济变革之一。

与此同时,“三桓”在各自的封地上也程度不同地推行了新的税制:季孙氏的封地全部采用新税制;叔孙氏的封地听其各分支首领自便;孟孙氏的封地,一半土地实行新税制,一半土地实行旧税制。因为季孙氏的新政相对彻底,所以民众乐意归附,很快发展为三桓之首。

季文子死后,孟孙氏、叔孙氏相继领政,都实行了程度各异的新政,鲁国的私家势力便越来越壮大了。三十余年后,到了公元前562年的鲁襄公时期,三桓合力,将一度衰落为只有“两军”的鲁国军队,恢复扩建为“三军”,同时又扩充进了三家的私兵,由三家各自掌控一军。自此,鲁国公室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

春秋末期,三桓势力再次分割鲁国:将鲁国土地与军队分割成四份,季孙氏独占两份,孟孙氏、叔孙氏各占一份;公室既不能占土地,也不能掌军队,所需财货用度全部由三桓分摊供应。这就是“卑公室,三桓分割鲁国”。到了吴越争霸的春秋末期,鲁悼公在位,三桓势力已经彻底巩固了,鲁国君主的势力已经大大萎缩了。《史记·鲁周公世家》是这样记载的:“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至此,鲁国几乎成了第一个向新兴国家迈进的传统大诸侯国。

可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鲁国的新政集团始终未能发生本质的跨越。

(3)鲁国旧势力对新政势力的全力抵制

三桓势力壮大并推行新政之后,鲁国以公室力量为轴心的旧贵族集团,便以各种方式抵制新政,与私家势力进行较量。这种较量,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武装对抗,公开地以军事方式剿灭三桓,主要有南蒯氏、郈氏、子家氏、阳虎等集团,于数十年间发动了四次军事进攻;

二是请求外邦力量干预。鲁宣公之后,鲁国曾先后秘密请求过齐国、晋国、越国以武装力量剿灭三桓,但都没能成功。

第三种是政治对抗,以公室力量公开发动对三桓势力的取缔,同时毁灭其封地城邑。

在这三种方式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种。

公元前501年,是鲁定公即位的第九年。此公歆慕孔子学问,也推崇孔子的政治主张,于是在这一年,鲁定公任用孔子作了“中都宰”。这是执掌都城政务的显耀大官。自此,孔子开始了短暂的政治生涯。

鲁国重大的政治较量,发生在鲁定公时期,主持人正是当时颇负盛名的孔子。孔子介入政治的过程及其结局,是春秋末期保守主义思想家的一个典型。其学说的历史命运,其个人的现实命运,都隐藏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内涵。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正当天下变革大潮方兴未艾的春秋晚期。身为没落的中小贵族的后裔,史料对孔子的生身环境有三个字的概括:“贫且贱”。也就是说,孔子是当时比较典型的贫贱布衣之士。按其社会地位要求,按其实际利益所在,孔子本都应该如同春秋战国的无数布衣之士一样,成为变革思潮的推动者。可是,人群的复杂分化就在这里——实际社会地位与其所产生的目标追求,未必总是一致的。贵族阶层有走向平民社会的叛逆者,平民阶层也有走向贵族立场的叛逆者。孔子的人生道路,是后一种叛逆——努力脱离自己“贫且贱”的平民地位,走向了本不属于自己群体的贵族立场。

春秋中后期社会的实际变化,使孔子这样的贫贱布衣得以读书成长。不清楚是尚未加冠,还是刚刚加冠之后,孔子便开始了仕途奔波,先后当过委吏(仓库保管员)、乘田(畜牧管理员)等小吏。大约仕途无望,孔子很快便放弃了小吏生计,开始了游学生涯。孔子的游学,没有固定的老师,主要依靠自己的感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学成才。从中年开始,学问有成的孔子开始了收徒办学,开始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政治理念的核心,是反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主张全面回复到西周礼治社会去。“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克己复礼”等,是孔子对自己政治主张的典型表述。与此同时,孔子率领弟子群开始了长时期独立的政治传播活动。渐渐地,孔子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声望。

终于,在孔子五十岁的时候,命运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折。

中都宰之后,孔子又被擢升为司空,执掌工程事务,进入了国家大臣的序列。很快,孔子又由司空转为更重要的大司寇,执掌国家律法的实施。在56岁这一年,孔子的权力地位达到了人臣巅峰——鲁定公“以孔子摄相事”,也就是以大司寇的身份代行丞相权力,成了实际上的鲁国丞相。担任实际丞相后不久,孔子便离开了鲁国,再次周游天下做政治传播活动了。直到年届七十岁,孔子才重新回到鲁国。三年后,孔子死去。这就是孔子一生的主干脉络。

在为政近六年余的时间里,孔子顽强地推行旧政治,为鲁国做了两方面大事:

第一,正面发动政治决战,力图摧毁三桓新兴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