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二章 求情(中)(1 / 2)

朱明画卷 西木子 2280 字 6个月前

闻声知意,仪华屏息静立在一扇朱红门扉外,下意识地细辨殿内的动静。

殿内寂静无声,惟有一缕若有似无的药香幽幽浮动,飘散出来。

时间如沙漏缓慢地流逝,仪华在殿外已一动不动地站立着,陷入进退两难之地。她僵然转头,视线从守卫殿外的大内侍卫身上缓缓滑过,见他们每一个皆面色肃然,对这发生的一切视若无睹,只是尽自己的守卫职责。

目视之下,仪华心下已有决断,她往右横移一步,面向无门扉遮掩的大殿,恭敬跪下。

双手交叠平于地面,头低低垂在手背,高高的朱红门槛挡在前,几乎遮去她整个身形。

然那只是一般人的视角,高居龙椅之上的朱元璋,龙目一扫,自是一目了然。

“何人跪在外?”沉寂了许久的大殿内,响起了朱元璋威严的声音。

威严的声音隐含着不易察觉的森然冷意,仪华敛下心中萦绕多年的骇意,端然俯首跪地,四平八稳道:“臣媳徐氏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约片刻,朱元璋淡淡的“哦”了一声,道:“原来是老四媳妇,进来吧。”

仪华莫敢不从,盯着小鹿靴尖上金丝翟鸟,跨槛而入,待行至朱棣身旁欲重又跪下,就让朱元璋阻止道:“罢了,时近年节,朕也不想置气,都起来吧。”

谢礼,四对藩王夫妻束手侍立,朱元璋又道:“老四的兄弟都是夫妻同来,朕还在想老四怎么一人前来。”

仪华想起郭惠妃,心中一沉,广袖下双拳紧握,不偏不倚的平叙回道:“臣媳本与王爷同来,后受惠妃娘娘传召。”

“惠妃?”朱元璋不辨喜怒地重复一声。

“是的。”仪华强凝心神,字字斟酌道:“惠妃娘娘差人问皇上可起身了,听宫人报尚要些时辰,便让了臣媳先过去了一趟,交代臣媳给魏国公府上礼,并解释一下娘娘她近日身体不适,又要忙于年节诸事,无法以姻亲之礼在年节交往。”

一番话说完,仪华止不住心律骤快,暗思回答可有失误。

一不得提太子任何事;二不得让朱元璋认为郭惠妃罔顾太子之病,只关切亲生皇子大婚。

细细推敲发觉无误,却不及松一口气,一个疑问油然而生:郭惠妃在朱元璋起身之前传召她,虽于情在理,但于礼未免少欠妥当……这位郭惠妃究竟欲以何为?

疑念如电而闪,来不及思索间,朱元璋已然又短叹一声,道:“倒是难为惠妃劳累了。”

仪华沉默不语,这不需要她接话。但是,即便不再接话,殿内气氛已在这一问一答中渐渐缓和过来。

阶下众人有所感,又一次齐道:“请父皇保重龙体,勿伤神忧心。”

朱元璋听见八个儿子媳妇一致的声音,目中冷意一闪,语气却不变道:“你们如此关心你们大哥的病情,也不枉朕多年来的教导尔等要‘兄友弟恭’。”话一顿,续道:“朕也想去看看老大伤寒好转没。这样吧,一会同去东宫!”

不久之前,还因提及太子勃然大怒,此时却主动说一探东宫,众人心中诧异不已。

怀疑之间,楚、湘二王夫妻以及晋王妃忍不住微微抬头,见朱元璋正端着重换上的茶盏慢饮,并无什么异状,又满目疑色的低头侍立。

就在他们低头的下一瞬,朱元璋端着装有汤药的茶盏略往下移,目含薄怒的扫过抬头的二子三媳,若有所思的在另二子一媳身上停留须臾,方喝下汤药,命宫人摆驾东宫。

一反避谈太子病情的态度,朱元璋大张旗鼓的到了东宫。

东宫官员见圣驾后面的四对藩王夫妇,心中俱是诧异,不过身为臣子只有领命一条。

其中一位官员急忙说道:“请皇上、诸位王爷王妃随小的这边来。”

仪华一直冷眼旁观,自将东宫一众官员神色尽收眼底,心绪越发不宁,只觉后面定有事情发生,又不知将会发生何事,只好亦步亦趋跟在朱棣身侧。

不一时行至东宫正殿,听说圣驾到来,寝殿里的人全迎了出来。

朱元璋脚步不停,径直穿过跪倒一片的人群,大步走进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