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7(2 / 2)

方寸 水蓝微 1689 字 2个月前

苏修明微微点头:“目前没有证据,的确不能随意下结论。且再看看吧。”

———

廷议的最后结果,不出众人意料,是在全国范围之内征调兵丁对边城进行增援。所以征兵一事,开始大张旗鼓的进行。当然,只有极少几个知情人才知道,这不过是为了欺骗南迟以及安抚民心而使用的手段。

如果说南迟有内奸在临水,那么应当也会得到临水征兵的信息。这一出反间,虽然不知道可以起多大的作用,但至少可以向南迟传达已方希望传达的消息。而同时,严密的关注京城的城防,以期可以找到消息传出去的渠道,从而找到那个内奸。

基于谨慎的态度,董飞峻也有派人暗中查探丁元敏。虽然不愿意相信是他,但是在国家安危面前,宁愿错判也不愿大意,况且,若是经查明并无嫌疑,也算是还他清白,不用身处嫌疑之地。

从边城传回来的消息,这段时日以来,南迟果然便无动静。看起来真的是不准备继续攻击了。只要等到春赋入库,就予以还击。所以,董飞峻很多个晚间都与苏修明在别院内商讨如何重新夺回失去的三城。

前段日子一片混乱,两人这样混在一起,倒似乎被人遗忘了。董飞峻虽然也觉得事情不会这么顺利,但在没有发生别的变故前,能够平平静静的多过一天也是幸事。所以他晚间干脆就没回自己对面的院子,而是就在别院里住下了。

第四十九章

苏府别院自两人一同离京之后,基本上已空置了起来,并没有仆从在此间看守。后来苏修明重新入住,因着已与定王摊牌,也没有从王府带人过来,只请了三两个日间的帮佣来做一些杂务,晚间还是让他们回自己的家。

这样的情形,若是摒弃京城这个背景,倒有些像在苍屿山脚下那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

转眼间便已是深秋。两人去年秋日,还是在离城渡过的。

京城里的秋日比离城来得暖,坐在放下了厚厚遮帘的书房里,点燃铜树灯花,竟然还有一丝微暖之意。看着坐在对面的人的面容,董飞峻忽然惊觉,竟然已经过了一年的时间。

最近这一段时日,算是临水朝廷最焦头烂额的一段时间。精简吏制、安抚灾民、筹措银钱,每一条都是压在眼前的大事,再加之大批的敌军尚在境内,虽然已经定下决议不用立时征兵前去反击,但却也是时时刻刻的注意其动向,一点也不能掉以轻心。

国事如此,两人自然也偷不了闲。一些可以带回家来处理的事务,两人都将之带回了家。因此用过晚饭之后,两人在书房里各据书案一角,沉默的处理自己的事务。

董飞峻这几日以来,都在研究边城的情况。临水国国库无力支撑大规模的增兵,因此这事倒也不急。偶有分神的时候,便抬起眼来看着坐在对面的苏修明。只见他沉默的埋首于面前的卷宗,有时候皱眉,有时候提起笔来勾画些什么。

这人今日里穿的是一件月牙白的绣纹绸面夹层长衫,面容在烛火的跳动之下显得有些模糊。夜间的别院安静异常,甚至连灯花偶尔“啪”的一声爆开的声音都能听见。

这样安静的环境很容易让人出神。董飞峻不由得怔怔的看着他的脸想:会不会在某一天里,想起现在这个场景,会只如同一场梦般不真实?而那时,两人或许是相隔天涯,又或许已各自立室成家?

这样的情况并非不可能。

或者说,这样的情况才是理所应当的可能。

董飞峻轻轻握拳。不行。这样下去不行。自己似乎更习惯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很少有提前做些什么安排布置的习惯,但是回京这一段时日的经历表明,这样的做法几乎算是白白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