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8(2 / 2)

方寸 水蓝微 1667 字 2个月前

董飞峻跟着应了一声。

方容之道:“自成国使者到京,这几日的工夫,内廷已经接到很多折子,都是众卿们对此事的看法,本宫昨日里看了一下,绝大多数的意见,是不出兵。”

董飞峻微微一怔。

方容之接下去道:“成国与我临水有宿仇,暂且不论,就我国内今年的水患,国库支出的款项已然庞大,若是此时再征兵,唯恐负担不起。再则,南迟国力数倍于我国,实在没有必要结下这样一个强敌。不知道两位以为如何?”

苏修明微微沉默了一下,转头向董飞峻道:“董大人以为如何?”

董飞峻被他这样一唤,心神复杂的看了他一眼,随后见方容之的眼神也跟过来,只得定了定神道:“臣却以为当出兵。”

“哦?”方容之似乎有些意外,“董卿说来听听。”

“南迟此时无端挑起战火,其意说不定不仅令只在成国。我临水国地势三面环海,唯一近陆的国界只与南迟及成国相邻。若是成国灭,则于地形上来说,南迟对我国会形成压迫性的包围。”董飞峻久在离城,对于离城一片的地形还是作了一定的研究,此时见方容之问,便将自己这几日来的思索答了出来。“倒不如趁此时,联络其他国家一同援助成国,以保其不灭,我国才可以保住一条通往别国的道通。”

“我的意见也是跟董大人相似。”苏修明接口,“成国一日不灭,则一日与南迟互相牵制,这两国互相仇恨,于我国其实是有很大的好处。再则,作为挡在我国前的一个屏障。”

董飞峻没想到他会附和自己,下意识的有些微喜转头,但接触到他平谈无波的眼神的时候,又被冷了一下。才回想起定王若是要争取永军的出军权,苏修明当然也会附和自己的意见。

方容之微皱眉道:“两位卿家之言也有道理。不过,以目前百官的意见,倾向于不出兵的占多数。”

目前不论是平、定王府,或是丞相,都没有就此事在朝廷上公开表态,所以百官大都依着自己的猜测上了折子,不过他们的猜测似乎并没有猜到点子上,以至于造成了这种反对出兵占大多数意见的局面。

董飞峻今日来,其实也隐隐有着为青军争出兵权的意思。倒不完全是为了父亲的想法来考虑,甚至除开他心中最初的时候所考虑到的国家利益而外,还有别的一丝私心。自他回京以来,经常觉得不如在离城自由,再加上离城远离相府的控制,又是自己掌握了多年的地盘,应该不会如同在京里一般处处受制。这样的想法,未必不是为了寻找与苏修明的一丝继续发展的可能。但此时面对这样摸不着头脑的场景,再加之忽然发现苏修明的立场跟自己相反,一时有些不知道如何决断。

却听得苏修明道:“我相信以殿下英明,应当知道如何处置。”

方容之看了他半晌,忽然笑出声来:“景轩你……什么时候也学会了这一套?”他这一笑,把先时肃穆的商谈政务的气氛笑没了。苏修明也失笑了一下,没有继续接口。

董飞峻看着两人熟络的样子,莫名的就有一丝失落。事情不知道为何变成令自己万分不解的样子,但于人前,又问不出口。看着他如同陌生人一般的与自己对答,又如同多年知交一般的与方容之对答,心里满满面的不是滋味。而且,他不是一直怀疑方容之要害他么?却又完全看不见他对方容之的防备。

这样的局面,真是折磨。于是董飞峻只得用之前的种种事例安慰自己,也许是发生了其他的什么事,让这人不能在人前表现出过多的什么。也没关系,只要他出现了,就是一件好事。之后,问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

想着苏修明那日微笑着对自己说:“你可以问。”这样的场景,董飞峻告诉自己要有耐心。

方容之似乎对此事只是做初步了解。当然了,这样的军国大事也不是这几个人,这一时半刻就可以做决定的。所以只是简单的问了问两人的意见,就表示已经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