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2 / 2)

方寸 水蓝微 1678 字 2个月前

董飞峻想到这里,微微松了口气,继续想了下去。若不是构陷,账目又确实有问题,那么就真有人贪了银子。如果是陈传葛,那么得查清他的手法跟赃银的流向,才能定他的罪;如果是另有其人,那么此人是谁?又是如何栽到陈传葛身上的呢?

三日后,两人到达芜堰河中游的稹峪城。

芜堰河是临水国第三大水系,支流无数,干流沿途也流经许多大的城镇,稹峪便是最后一条支流——桐江汇入芜堰河之地。自一年前,临水国君批准修补芜堰河沿岸堤坝以来,各地的工程都进展得很顺利,只于镇峪这一块,工期未能如期完成,因此才牵出了陈传葛这个案子。虽说是有人匿名告发,可是,工期一直拖延未完,也是朝廷十分关注他的一个原因。

稹峪这座城镇,看其规模,人口估计在六、七万左右,并不能算一个很大的城镇。可是此地处在两条大江交汇之处,往下又是千里平原,因此这一段堤坝,尤为重要。若是汛期到来,恰遇洪水,堤坝抵挡不住的话,洪水将沿稹峪一直往下,不知道会冲毁多少的良田农舍,不知道会造成多少的家破人亡。

两人到了稹峪,决定先不去惊动当地的地方官员,而是去工地上看看。

陈传葛被收押之后,稹峪这一段堤坝的修筑暂时由其副手李德熙代理。这个人非并科场出身,而是因为对水利这一块颇有研究受的提拔,由他管理这一段堤坝的修筑,朝廷也觉得放心。

董飞峻与苏修明两人穿着常服,经当地人的指引来到了工地旁边。工地上此时正黄土飞扬,一队队的杂役背着大石条等物事在向工地上走。

按临水国的制度,每个成年男子都必须服役,但是像这样的苦工杂役可以抵消一定年辰的兵役,所以,虽然其给付不如兵役高,而且只能折兵役一半的时间,但是,大多数人因为不愿意离乡背井,也都还是愿意服杂役。

“这便是桐江汇入芜堰河之处。”苏修明指着汇江之处道,“这一条便是桐江。”

董飞峻看了一会儿,转头道:“世子生长的榆城,便是在这桐江上游了?”

苏修明微侧着脸,眼神却放在桐江之上,点头道:“是啊。由此处逆流而上,行船五、六天的时间。”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便向工地靠近。

工地上的杂役虽然觉得两人的出现有些突兀,但是也仅止是侧目,暂时还没有人上前询问。看两人的衣裳、气度,并非普通人,再加之因着陈传葛的案子,不时有人来工地上查验一些事,想必这两人又是官府的人。

“两位、请留步。”走了很长一段,才听得身后有人喊。两个人站定转身,却是一个身穿土布衫子的人正在向这边走过来。走得近了,依稀能看到样貌。那人三十七、八岁的样子,肤色因为常年暴晒显得黝黑,五官看起来并不显眼,但神情中一副干练的样子。“不知道两位可是从京里来?”

董飞峻看了苏修明一眼,苏修明回了个微笑,并不接话。

“不知道这位是?”董飞峻觉得这种感觉跟在离城的时候很相似,似乎苏修明并不喜欢在人前做主导,总是喜欢不动声色的退到后面。

走过来的那人拱手道:“下官李德熙,日前收到监察司的公文,令下官好生接待京里来的大人们。可是两位?”

董飞峻点头道:“劳烦李大人了。我们此次前来,只是查查陈传葛的案子。”说着从怀里掏出公文,递给李德熙。

李德熙从封皮里抽出正式的公文,看过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