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1 / 2)

穿越之驿丞 枫香 1823 字 3个月前

虽然不太明白,他堂堂一个工部官员,为什么要变成教书匠,但是反正也是干坐着嘛,教十个字又不难。再说,当教书匠总比被一直盯着要强。

唐岩把册子翻到第一页:“这第一个字……”

“笃笃”,车厢上被轻轻敲了两下,方羽掀开帘子一看,笑着打招呼:“二狗……好!”

阮白骑着黑曜石在边上,无奈道:“毛毛好。”招呼完毕,他伸手一勾就钻进了车厢,动作轻盈地像只蝴蝶一样。

上了马车,他也不坐着,而是猫着腰伸手托住车厢顶板,咔咔两声,顶板的中间被掀开了一个洞,再伸手一拉,一条淡蓝色的薄纱把火辣辣的阳光遮住了,只留下微风吹进来。

弄好,阮白又翻了出去:“毛毛认真跟着唐大人认字啊。”

方毛毛:“嗯。”

阮白笑了笑,又骑着黑曜石回到了囚车边上。囚车本来就“敞篷”,比天窗版要豪华多了。

中午没有休息,饿的在马背上吃点干粮。

楚昊知道阮白第一次离开顺阳关那么远,抽了个空过来解释:“这一路还算不错,争取今天在日落前赶到永亭驿。”

于是一路就没再休息,好在这里地广人稀,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城池,偶尔路过两三个小镇,百姓们看着两百多人的骑兵队伍,就已经吓得腿软了,根本不敢靠近。

即便这样,也是将近戌时才赶到的永亭驿。天已经暗了一会儿了。

不用多做解释,阮白就知道楚昊为什么一定要赶到这里。大老远的他就看到群山黑黢黢的影子,现在临到山脚下,哪怕只能看到一点点,那种四处都是峭壁的感觉,也像是要压下来一样,让人十分难受。

永亭驿的驿丞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另外只有两个驿卒。看到他们一行那么多人,老头差点吓了个仰倒,还是阮白眼明手快,一把将人拉住,等验明了公文后,老驿丞才算是放下心来。

老驿丞举着灯台走在前面带路:“你们全都进来,驿站里可住不下,吃的也不够啊。”

永亭驿就像这个老驿丞一样,屋舍都老旧得不行,随便往哪里踩一脚,都能发出让人牙酸的吱呀声。

阮白跟着走:“没关系,能准备多少就准备多少。看看能住多少人?”晚上得安排人守夜,本来就不可能全都睡下。驿馆虽然看着老旧,不过地方不小,再打个地铺的话,估计七八十个人能塞得下。

像这种公务,其实早就已经和各地的驿站提前打好了招呼。驿站本来就像是个招待所,得提供往来的官员食宿,还有标准。只是招呼归招呼,这么短的时间里,如果能筹集到两百多人的吃喝,全大周的驿丞估计就阮白一个人能做到。要知道,一般像这种偏远地区的驿站,日子都是很苦的。而且,就算驿丞拿着公文去当地的县衙要求提钱提粮……呵呵,驿丞算是哪根葱?

阮白哪怕再没有常识,未雨绸缪总是会的。秋收之后,他们又不缺粮食,而且天气转凉了,东西也好保存,连夜准备了三天的干粮,另外还带了足够的米面,每个人都保管着属于自己的一部分。至于调料,甚至是简单的炊具,都被阮白打包在行李里面。

坐了一天马车/骑了一天马,所有人都下地走了两圈。阮白注意到有大概二十骑,悄悄隐没在夜色里,应该是去探查周围了。

然后,他们顺便捡了很多柴火回来,还带了一串山鸡一串兔子。

阮白:真不愧是精锐啊。屋子里点了灯都不怎么亮,外面差不多就是伸手不见五指,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打猎的。

没带什么专门的后勤人员,伙头兵被他们毫不留情/默认留在了大后方。

当然,靠阮白一个人,要打理两百多人的伙食,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时候就显出人多力量大的好处了。

扒皮、清洗、切块,大锅架起,柴火点上。一锅鸡汤,一锅炒兔肉。鸡汤拿来泡伙头兵特产的干饼,兔肉只能分到没人非常小的一块。

很快,整个驿站里就剩下微弱的吃饭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