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节(1 / 2)

他不习惯跟人过于贴近。

武帝不以为忤,优雅地收回手,问道:“将军想好了?”

“只要你说出一个地点,朕当即放你出去。”

“君无戏言。”

萧暥仰躺在大案上,觉得这简直就是个刑台,躺着实在不怎么舒服,他知道,今天不给皇帝一个地名让他死心,这得聊到天黑了。

“广原岭。”萧暥道,

“何处?”武帝一诧。

“广原岭,一百零八寨。”他眼角微勾,眼梢不自觉地细细拉长撩起,藏不住的飞扬之色。

广原岭,山匪窝。

朝廷纵有千军万马,也拿广原岭山脉绵延百里,四通八达的寨子毫无办法。这就像狗咬刺猬,无处下口。

武帝脸色猛沉:竟然落草!

“你不仅勾结夷狄,还暗通贼寇?”

武帝愕然,这真是越审惊喜越多。

萧暥忍住笑,心道什么叫暗通,他就是贼寇!不然他的军费哪里来?

这时,武帝也想起,这两年来,广原岭贼寇更为嚣张。再不打劫商贾百姓,专挑豪强世家官员下手,甚至连给皇帝进贡的宝物都劫掠。原来如此!

看来萧暥把瞿钢他们家人藏到广原岭是吃定了朝廷拿他们没办法。

武帝眸中掠过一丝寒流,“朕若要御驾亲征。将军认为有几成胜算?”

萧暥不假思索道:“广原岭百年匪患,臣打了半辈子仗也拿他们无可奈何,何况陛下尚无实战经验,还是不要去送……”

他这才发现武帝仿佛极力压抑着什么,呼吸沉重,想到还有不少臣署狱吏等在场,要给皇帝留点面子,他算是把送装备几个字咽了下去。

“朕没有打过仗,是否能统兵尚待实战,但是……”武帝深吸一口气,长久的隐忍使得他嗓音都有些暗哑,“朕是不是善于使剑之人,这就能让将军知道。”

他说罢优雅地抬起手,拾起案上的绣珠,动作精确地拨开机括取出金丹。

萧暥一愣,这就要处决他了?莫非这是毒药?

等等,皇帝刚才不是说要让他试剑吗?

他这一念还未转过忽然腰间骤凉,伴随棉帛清晰的撕裂声中,冷风透膝而来,金丸凝脂破蕊而入。

萧暥猝不及防,难受得猛地弓起腰腹,他沙场征战半生没吃过这种苦头,这到底是什么酷刑?

另一头,魏瑄声嘶力竭地大声道:“不!住手!”

他试图喊醒境中的那个自己,绝望的眼泪夺眶而出。

寒狱中,贺紫湄看着魏瑄紧皱的眉头,握拳的手,指甲用力掐进掌心,已是血肉模糊。

她露出满意的微笑,已经开始了吗?

“让我看看,你能撑住多久?”

……小可爱们,本章有删减,为补足字数以便提交,这里写个说明……

第392章试剑

大梁城郊,天气晴好,碧浪湖边熏风阵阵。

萧暥懒洋洋靠在草垛子上晒着春日的暖阳,身边围着一群聚精会神的孩子听他讲故事,容绪给他设计的遮阳纱帽被他放风筝似的晾在了一边的树梢上。

那玩意儿虽然看起来挺有逼格的,设计有点江湖豪侠的风格,就是那纱幕为啥是粉色的?女侠?

而且这东西遮了他阳光。他自觉他一个大老爷们整天打仗皮糙肉厚的,怕什么风吹日晒。

容绪见他不愿戴帏帽,便让小彘和几个少年用竹架和纱幔搭了遮阳又透风的凉棚,道:“孩子们怕晒。”

这理由萧暥无法拒绝。

而且他注意到围着他听故事的孩子里还有两个扎着双鬟的小姑娘。萧暥便让小彘帮忙找了些竹叶来,编了个竹帽儿遮阳,碧绿的竹叶衬着小姑娘白里透红的脸蛋煞是好看。

萧暥到这个世界快三年了,从鹿鸣山秋狩到广原岭剿匪,再到西征凉州,横扫王庭等等,他可以吹的料着实不少。

如今大梁城的说书馆里最火爆的当属萧将军与君侯联手大破北狄王庭,迎回嘉宁公主的传奇故事。

当然说书馆里的故事都是经过润色的,比如嘉宁公主不是追阿迦罗去的北狄,而是为了报兰台之变之仇刺杀穆硕。

萧暥知道这些故事都是谢玄首嘱意让人写的,谢映之在抓住舆潮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西征大破单于王庭,十八部落被屠一半,赫连因被迫率残部远遁戈壁沙漠,从此戈壁以南无王庭,边郡百姓再也不用受蛮夷威胁。期间诸多战役被编成话本,大大提振了朝野民间慷慨奋烈之志,连那些涂脂抹粉的公子哥也学着佩起剑来。

芦园这些孩子们都是兰台之变的遗孤。西征之战便是替他们的亲人报了血海深仇。所以他们最想听的是大战单于王庭的故事。

但平时他们进城的机会不多,只有小彘这样十多岁的孩子去城里铺子帮工才有机会进城,听书就更别想了。

萧暥本来就喜欢热闹,从陇上郡的酸甜可口杏子茶讲到草原上香喷喷的烤肥羊。

讲故事萧暥在行啊,不就是吹牛吗?

从春日明媚到日色西斜,郊外的暮风里渐渐染上料峭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