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节(1 / 2)

魏瑄睫毛微微一霎,眸中精光一闪又瞬息沉入了幽寂的眼神中。

这句话,卫宛看似问萧暥,其实又不是问萧暥。

萧暥的指间正拈着一颗青梅,最后几颗了,他舍不得吃。

魏瑄已心中了然。

谢映之道:唯有魏将军北上。

“这一战至此,已是人心之战了,百姓相信谁能赢,谁能庇护他们,他们才会回来。”

“他们相信唯有魏将军能战胜北宫达的百万雄兵,也可以托付举族性命。”

萧暥明白,他不仅是帝国的东南屏障,也是大雍百姓心中的屏障。

谢映之道:“小宇,目前不要再北上了,原地驻扎,并即刻派人去追赶魏将军,请魏将军护送晋王进京,沿途便可安定民心。”

可是,一想到魏西陵要进京,萧暥心中无端地就涌起一阵不安。

历史上,坐镇一方的诸侯被召进京都没好事,皇帝忌惮谁,就会召他进京。因为诸侯一旦调离封地,和他的下属军队分开,就处于被动,甚至危险之中。

虽然如今的皇帝只是个傀儡,中书台建立后,大梁城的军政大权基本都掌控在他手中,他当然不会做出对魏西陵不利的事情。

但是尽管如此,朝堂局势波诡云谲。魏西陵为人磊落,他不想看他在这勾心斗角的朝廷里,和那些心机叵测、老奸巨猾之辈周旋。

他也不希望魏西陵离开江州。

私心里,他想把那人一直留在江南的杏花烟雨中,不要来这北国霜雪之地。

这个地方,有他一个人守着,就够了。

就在这时,帐门再次掀起,伏虎匆匆入内道:“大统领,远处道上烟尘滚滚,似有骑兵。”

萧暥一惊,立即出帐,云越匆忙取下披风跟上。

此刻,天色已暗,寥落的星辰散落在旷野上,天空一片墨蓝。

萧暥站在刚才高坡上,再次迎风远眺,只见在广袤的平原上席卷起滚滚烟尘,由远及近而来。

当最后一缕余晖落下山梁,他看到了暮风中猎猎飞扬的魏字战旗!

这一刻,他伫立在高坡上,忽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千军万马之中,夕阳的余晖映着魏西陵一袭银甲,炫目的轻寒。

这一次,他回头了,他追上来了。

第382章连营

萧暥急步下山坡,站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长风席卷,脚下大地震荡,耳边尽是如潮的马蹄声,腾起的烟尘迷乱了他的眼。

战马嘶鸣,晃动的火光间,魏西陵疾驰至辕门外,勒住马缰飞身跃下,火光反射在银甲上寒光流溢。

“西陵,你怎么来了?”萧暥还是有些恍然,原本这会儿魏西陵应该已经到江陵渡口了吧。

“萧将军,还不是为了追你!”刘武抹了把脸上的尘灰,不吐不快地嚷道,“我们吃了一路沙子啊,连马都累坏了。”

魏西陵目光冷冷一掠。

刘武:“那啥……我……我去牵马。”

魏西陵把马鞭扔给刘武,转向萧暥,“路上听到了些消息。”

两人并肩向营地走去。

两天前,魏西陵出城南下,行了不到百里,就遇到了从黄龙城南逃的士族百姓,车马辚辚,扶老携幼,举家带口,惊惶南逃,景象好不凄惶。他派人询问后,立即感到了不同寻常。黄龙城一带到处流传着屠城的流言,襄州士族百姓的恐慌南逃。

他担心其中另有阴谋,更担心萧暥,当即下令全军北上,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终于在此处追上了萧暥。

此刻,最后一缕夕光消失在天际。高坡下的营地中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连绵一片。

火光映照得魏西陵战袍如雪。

这一次,魏西陵追了他两天两夜。

纵然隔了一世,哪怕什么都不记得,他们都想拼命地追赶上彼此的背影。

……

“小宇,既然魏将军已经做出了决断,就不要再犹豫了。”谢映之静静道。

萧暥明白,大雍士族百姓视魏西陵为战神,如今,北宫达举大兵南下复仇的流言四起,人心惶惶。这个时候,唯有魏西陵入京,雍襄百姓才能心中安定,屯田强兵备战的新政也才能顺利推行。

“可是西陵进京,先生就不怕引起各方的警觉么?”

此前谢映之一直让他和魏西陵避嫌,严防死守,连封信都不能写啊!

谢映之声音清冷明晰:“襄州一战,北宫皓死,已经拉开了主公和北宫达决战的序幕。长风不息,狼烟已起。”

萧暥心中陡然一震。

他明白了,如果说之前,他和北宫达之间还是暗斗,那么襄州一战落幕,不仅是他和北宫达之间隔着血仇,而且,中原二虎相争之势已成。他们谁都清楚,将来一场决战不可避免。

双方都会拼尽全力地准备战争。

谢映之道:“魏将军进京,也方便我们共同筹谋北伐之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