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节(2 / 2)

仿佛无论前路险峻,都能够一直这样细水长流地走下去。

……

等到山顶的时候,已是辰时三刻。

爬了一个多时辰的山,萧暥双颊染上霞色,额角鼻间微沁出细汗,在初阳下亮晶晶的,整个人都神清气爽,就像窝了一冬后,豁然而来的舒畅。

他看向谢映之,晨曦下,他的容色如微凉的雪,清若琉璃般的眼眸里风卷云影般变幻不定。

然后他握着萧暥的手走向山巅,长风激荡,卷起碎雪纷乱,两人并肩立于峭壁之侧。

萧暥顿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仿佛猝不及防间卷入了一副泼天盖地的壮阔图景。

朝阳在浓云后折射出黯淡的金光,映照出沉沉的天空,暮苍山雄浑的山体如同像南北张开的铁臂,将一望无垠的关中平原揽入怀中,又像一堵绝壁城墙,一副连天巨幕,赫然横亘于渭水之侧。

这种地势简直就是天然的雄关险塞。而且此处离大梁只剩下两百里地,恰好相当于函谷关之于咸阳的距离。

萧暥心中暗凛,果然谢映之带他来此间,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

他道:“若在这里造一座城,就能据险要,扼山川,成为大梁之门户。”

谢映之点头,“此处离大梁城两百余里,为关中之咽喉,雍襄之锁钥。主公请看。”

随着他所指之处,萧暥发现残雪覆盖下隐隐约约露出了古城墙的轮廓,像一头颓废的巨兽的骸骨,古拙苍凉,断断续续横卧在山脊之间。

古城关?

果然,这里曾是壮士断腕,英雄折剑之处。

此处据关中要塞,往东北眺望,是幽燕之地,往西是豫州虞策,蜀中赵崇,往南是渑州张繇。天下虎踞龙盘,目极之处,唯不见春风烟雨的江南。

萧暥眸色一黯,这瞬息的神色变化被谢映之尽收眼底。

他目光微沉,却只静静道:“前朝在此间所筑关隘荒弛已逾百年。主公想要重修就要尽快筹备。”

萧暥收回心神,点头。

他明白谢映之的意思,大战将至,这座关城必须在一年内建造完毕,驻军投入使用。

谢映之似乎早就思虑成熟:“主公可在现有的关城,修复、加固、扩建。此后再迁雍州军户居住此间。进而将其铸造成若黄龙城一般的军镇。至于这关塞工程图纸,回京后与我十余日……”

他说到这里,山间忽然传来鹞鹰振翅之声,谢映之凝目望去,那是大梁的方向。

***

仙弈阁在大梁郊外五十里处的碧浪湖边。

此番雅集,因为谢映之不来,当年碧浪湖边华车满驻人头攒动,文人士子争相围观的盛况不再。倒是显出了几分冬日的寂寥。

雅集正式开场是午时,但从辰时开始就会陆续有士人到场,先到的人坐而说玄论道,清谈闲聊。

容绪和廖原都还没到,涵青堂执笔段珪和朱璧居士人吕虔已经开始打嘴仗了。

两人吵得口干舌燥,段珪撸袖子露出螳臂般干瘦的胳膊,“上茶,快上茶!”

一名灰衣侍从端着茶盘快步走来。

那人体格结实,脚步却出乎意料地轻捷,走路时几乎没有声音,像阳光下一道倏忽移动的影子。

云渊正在首案前和宁游说话,不由看了一眼。

那侍从快步走过案几旁,摆放在案头的几张绢纸连动都没动一下。

为以免茶水溅到衣袖,他的袖子挽起,露出粗壮有力的手臂,和旁边段珪的螳螂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会儿雅集上来的人还很少,不需要一直侍奉,那灰衣侍从奉完茶,转了一圈,似没事干,闲闲地走上楼梯。

仙弈阁三层有一个眺望台,可以将山间风景尽收眼底。

炎夏时登楼远眺,自有清风扑面,甚是凉爽。但是这会儿是残冬,楼上一个人也没有。

他站在雕栏前极目远眺,碧浪湖一片潋滟,可以清晰地看到湖边的驰道。

已是辰时三刻,皇帝还没来。

他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皱。

他的名字叫赵岐,为铁鹞卫的一个校尉,此番行动,铁鹞卫总共出动三十七人,除了往来联络情报的五人,其他大多数兵力布局在仙弈阁四周。

郢青遥说,宫中有她的内应,必然会说动皇帝出席雅集,可是现在还不见圣驾,难道京城出了什么状况?

他正要转身下楼,忽然旁边的阁门开了,一道沉稳的声音道,“你叫什么名字?”

云渊走出门,雕栏边的风很大,瞬间盈满袍袖。

赵岐目光幽森一沉,望了眼楼下。

***

大梁城。

江浔和云越兵分两路,分别去了容绪和廖原的府邸。

据朱璧居的管事道,容绪先生昨夜未归。不用猜都知道,此人又不知道是在哪处花间歌坊逍遥。至于廖原先生,此人迂不可及,因为觐见皇帝不能马虎,无论如何都要颜面得体更衣熏香。

等他终于磨磨蹭蹭赶到皇宫,已经是巳时初刻,宫中传出消息,皇帝刚起驾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