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2 / 2)

黑暗中只能看见一头头跑动的身影,父子俩看得津津有味。

太过兴奋的下场,便是裴复复后半夜不肯入睡。

裴酌熄了灯,把裴复复放在床榻内侧,随便他扑腾。

裴复复仿佛反刍一般,复盘一整天的经历。

“爸爸,橘子皮是苦的。”

“爸爸,复复想去老虎窝。”

“爸爸害怕投诉吗?”

“爸爸,萧循是什么?”

裴酌睁开眼睛,怀疑4523有录像功能,白天录了晚上给小崽子播放。

都过这么久了,还记得萧循两个字啊。

裴复复:“是什么噢?”

裴酌:“一种爹。”

裴复复:?

……

今年风调雨顺,贾敛说各地收成都很不错,是难得的好年。

他把工人聚在一起,围着火堆吃年夜饭。

裴酌面前一个小炉子,给裴复复烤橘子。

今年收成的花生,明年便会送往各州当种子,贾大人慷慨地给裴复复煮了一碗软烂香甜的花生汤。

贾敛对于试验田里的农作物一毛不拔,凡是要留种的,就是裴酌也不让吃,在座吃的最多的就是裴复复。

裴酌假装没看见裴复复口袋里又有一把红薯条,这个新品种的红薯,连块茎都要留着发芽。

裴复复一句“农民伯伯新年好呀”,贾敛根本顶不住,拿了一根红薯切块,上半截留着发芽,中间一段削皮切条蒸熟,裹上一点糖霜,偷偷地给裴复复。

裴酌教人制作的白糖,量不多,贾敛很是舍得。

裴复复把红薯条塞给爸爸,坐在小凳子上翘了翘脚。

好好吃的哦。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了不起的国运,平嘉元年,万事顺利,裴酌真心实意替萧循高兴。

年夜饭都是一家子一家子吃的,裴酌不禁想起孤家寡人的萧循。

他喝了一口酒,一鼓作气地宣布:“过几天我就要带着复复回玉京,教材我已经写好给助教,孩子们想读书继续跟着助教读,我已经付好他三年的报酬。”

“大家,后会有期。”学生们本来吃着鸡腿,闻言鼻子一酸,都跑到他面前央求,“老师,不能留下来吗?”

裴酌也很舍不得,但是他在玉京也有学生,“将来,玉京到岭南的路修好,我还会过来的。”

张大姐见惯了裴酌的性子,她不知道什么铁路,只知道裴酌回了玉京,大概就懒得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