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节(1 / 2)

关雨和李轻舟以及江小千约好了,将来三个人要一起上新立大学。

关雨有一个本子上写的全是她的错题,她将错题集翻看了好一会,天色便逐渐暗了下来。

关雨只得无奈将本子合上,天色一暗便不能看书了,这是老师再三强调过的事情,因为这样对眼睛非常的不好,而且今天隔壁也没有人上夜班,是不会挂灯笼的。

古代的夜间照明实在是匮乏,蜡烛更是个稀罕物,也有人用动物油脂来照明,但是那些都和普通家庭的关雨没有丝毫的关系。

夜间照明这件事其实楚旋一直都有关注,也在想办法解决。

她和她手底下的人尚且可以用她金手指里的照明工具,但是百姓们不能啊,在古代蜡烛的成本简直高的离谱,普通百姓根本消费不起,就算是退而求其次的动物油脂或者植物油脂点亮的油灯也是十分奢侈的东西。

按照现有的科技水平,能解决现状的也只有煤油灯了。

但是要怎么将煤油从石油里分离,提炼出来是个大难题,现在的科技水平显然达不到这一要求。

不过楚旋发现自己的运气还真是不错,之在江南附近打了一个小政权白县,那处有丰富的煤矿资源,楚旋废物再利用,直接把许多不听话的人送去没日没夜的挖煤。

就在施嫦制作完宝船回来休息的一个月后,白县挖煤的人挖出了一种特殊的东西,那是一种颜色怪异的且材质十分像沙土的石头。

科研部当即派了人去查看究竟。

报告书递到楚旋这里来,上面描述了这石头有多么的奇怪,首先他是材质虽然像沙土,但是并不松散,反而还挺坚固的,其次便是这石头可以被燃烧,要烧非常久,而且火久久不灭,最后烧灭了,石头也就少没了。

于是乎,冤大头施嫦再次被委以重任。

施嫦眼中满是被工作折磨的无奈与麻木,她问:“现在连个破石头你都要我研究,石头能研究出个什么东西?”

楚旋对于这个石头的发现是十分惊喜的,“这可不是一般的石头,若是能将这个石头研究透彻,此物便可以当作夜间照明工具了。”

施嫦一听也来了兴趣,拿起那份报告书仔细看了起来。

这段时间她在休假,坚决不解除有关任何工作的信息,所以这份报告自然并未送到她手里。

施嫦摸了摸下巴,“目前看来这石头倒是很适合做照明工具,但是它燃烧的气体会不会对人体有害,会不会易燃易爆,还需要做许多验证。”

楚旋点头,“我正是这个意思,如果这个石头各方面都是无害的,那么就可以进入到百姓的生活当中去。”

意识到又要来活的施嫦:.行吧,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呗。

施嫦暂时给这块石头取了个代号,叫火石,对于火石的研究和实验工作,施嫦开展的非常详细,科研部的众人也都对火石非常的寄予厚,如果火石真的能用,那么大家夜间就可以有照明的东西了,许多百姓再也不用亏着眼睛做事情了。

尤江雪在完成了盐池技术改良工作后,一回到扬州便投入到火石的研究工作中来。

历经了接近七个月的时间,几百场实验,施嫦最终得出了火石无害的结论,而且不管如何摔打摩擦,石头都不会发生自燃和爆炸现象,她还发现火石在被燃烧的时候石头本身就会发出一点光亮,简直就是天生为了照明而生的石头。

楚旋是个实打实的取名废,她本来想给这种石头重新取一个名字,但是她又觉得火石这两个字也挺好的,十分的简单明了,于是就用了火石这二字。

玻璃厂也接到了通知,生产一批设计好了的火石灯器皿。

火石灯的设计是楚旋仿着煤油灯的样子来的,玻璃罩子再盖上金属罩子,上头留一个小孔便可,这是居家款,还有出行款的,便在两侧增加提手,这样便可以提着出门。

施嫦做过测试,将一块婴儿拳头大小的火石点燃放进火石灯的玻璃罩子里,可以燃烧接近四个小时左右,在最后快要燃烧完的时候,照明效果会有大幅度的减弱。

但是这完全谈不上算是火石的缺点,毕竟古代的照明条件实在是有限,还有人将萤火虫收集起来当作照明工具,或者借用雪地的反光。

火石在夜晚已是很明亮了,比蜡烛都要亮。

关雨背着自己的斜挎包,一走进教室,便瞧见李轻舟兴奋的拉着她,说道:“你看今天的报纸没,咱们马上晚上也可以看书了,科研部研究出了一种灯,叫作火石灯,专在夜间照明,可亮了。”照明的问题困扰了关雨很久,她无数次的希望晚上的月亮可以亮一些,再亮一些,这样她在夜晚也可以看书了。

她家隔壁的邻居家里几个姐妹兄弟都在做工人,有时候会有上夜班半夜回来的情况,每当有人要上夜班,或者加班到很晚的时候,他们就会在门口挂上一盏灯笼。

关雨最欢喜的便是邻居家挂灯笼的时候,这样她便可早早地起来,抱着书在灯笼底下看。

起初关雨只是想着要不要抱着书去邻居家的灯笼底下看,毕竟这样算是占了邻居家便宜。

但后面她观察了几次,灯笼会一直点到隔壁家下了夜班的人回家,在这期间灯笼都是亮的,反正亮着也是亮着,那么自己去借个光看个书也不是不行吧,到时候她早点回去,这便无人会发觉了。

关雨说做就做,这一天她特地起了个早,就连鸡都没有打鸣,她将自己的衣服穿好,抱着书蹑手蹑脚的出门去,走到邻居家的门口,抱着书,认真的看了起来,只是这一看便忘记了使臣,隔壁家里下夜班的人回来了她都没注意。

隔壁家的蒲梅娘下夜班时,睡眼惺忪的走到自家门口,便瞧见一个小小的身影裹着衣服,蹲在自家台阶上翻书,一页一页看的认真仔细,神情十分专注,就连自己小声走到她面前都没发现。

蒲梅娘再仔细一看,这不是隔壁家的关小娘子关雨吗,现在天气已经有些冷了,就算她裹了衣服,到底是这霜寒露重的,她这么早起来就为了借着灯笼的光芒看书?

蒲梅娘一下子十分感慨,一时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也许是蒲梅娘的叹气声被关雨听到了,关雨吓了一跳,抬头就瞧见蒲梅娘盯着自己,她慌忙想解释:“梅娘姐姐,我就是想来借个光.我想着这灯笼亮的时候也没有人.”她越说声音便越小。

蒲梅娘怜爱的看了她一眼,“没事的,往后你若是想看,便来看,以后家中谁上夜班我可以提前告诉你,我今日下班的早,这灯笼我也不取了,你自己看吧,看到了想回去的时候便把灯笼取下来放在门口便是。”说完还摸了摸她的脑袋。

关雨家的情况蒲梅娘也是知道一些的,关雨能这么努力学习,真是很不容易。

关雨瞧着报纸上写的关于火石灯的介绍,她心中想,若是她能有一盏火石灯,那她也不必麻烦隔壁的几个上夜班的阿姐和阿兄们了。

但是问题来了,她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

怎么办呢?关雨想?问阿娘要钱?那定是不可能的,阿耶?也不可能?问大兄?大兄可能会给她,但是事后一定会被阿娘讽刺一番,说不定还会破防的大哭大闹。

想到自己阿娘那副哭闹的本事,关雨皱了皱眉,那样的噪音非常影响她看书。

带着这样的忧愁,关雨夜里都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她真的想要一盏火石灯,老师说她或许可以冲击一下今年的中考状元。

第二天下学的路上,江小千和李轻舟拉着她不许她回家,说要去李轻舟家里玩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