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节(2 / 2)

“那可不是,要不说咱们运气好加地理条件好呢,咱们就挨着江南呢,当初怎么没把我们划去江南,不然我们早就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了。”

“哎呀,现在也不迟,你瞧瞧其他县,比我们还晚呢。”

“到时候其他县修路定是要招人的,我听说江南那边流行组修路队,要不咱们也组一个,到时候去其他县干活去?”

“行行行,到时候修完路回来,咱们这工厂也建好了,正正合适。”

王雪莲感慨道:“通平县只是早上这么一些时候,现在如今的发展倒是完全不同了。”

周岩岩明白王雪莲的意思,这一点不同对于以后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通平的什么东西都领先于河中的其他县,以后只怕河中的领头县城就是这通平县了。

跟着周岩岩以及王雪莲的马车后面的还有一辆马车,里头是在兴山县小学堂读书的李田绣等一众小朋友。

通平县现在还没有建学堂,万云娘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所以立刻就将通平县的孩子送去了兴山县读书。

通平县适龄的孩子并不多,当初给孩子们分配活计的时候,李田绣就成了孩子里的领头羊,如今孩子们去读书,李田绣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通平县的孩子王。

李田绣对于好好学习这件事格外的看重,因为她记得有个叫小草姐姐的大学生告诉她,要想做县令,就得好好学习。

所以李田绣不光对自己要求严格,对自己手底下的孩子们要求也严格。

原因不为其他,正是因为李田绣看见了兴山县的孩子们和通平县孩子的差距,那不是一般的大,这李田绣怎么能忍!

于是她开始对通平县的孩子实施话疗法。她先说的是,要想做县令,就得好好学习。

结果从来没有上过学的通平县好几个孩子垂着脑袋说道,“我……阿耶说,不要求我将来有什么大出息,读书那事难,而且读了也不一定有出息,王秀才读了书现在不也是一事无成吗,只要我将来能做个工人就好了。”

李田绣这下总算明白语文课里的恨铁不成钢是什么意思了!

这群人怎么就这么没志气呢。

她急的背着手团团转。

不过好在有个小娘子响应了李田绣的号召,“好好读书真的能当县令吗?可我想做大将军应该怎么办啊。”

其他几个想当工人的孩子倒是没有嘲笑这个小娘子的梦想,而是认真分析起来。“做大将军得力气大,打架够厉害吧,光读书怎么做大将军阿,你瞧王秀才读书够厉害吧,但是他那个样子怎么也不像能做大将军的。”

李田绣忍无可忍,白了那几人一眼,“你们闭嘴!”

随后又和颜悦色地对小娘子说道,“要当大将军一样得读书,真的我不骗你,反正读书总没有错处的。”

李田绣这群人平时住校,一到周末便有所谓的校车接送回通平。

李田绣对着前面的好几辆马车很是好奇,说道:“这前面的马车是谁呀。”

在通平县马车是个稀罕物,公共牛车和马车还未正式开通到通平,每次周末回家,李田绣都觉得很是不习惯。

她觉得比起兴山县,通平县实在是太落后了!

如果她以后考上了大学,当了县令,一定要建设的比兴山县还要好。

周岩岩和王雪莲自然不知道身后的那辆马车里有个小娘子立下了豪言壮志,她们有些惊讶万云娘的反应速度。

通平县现在没修学堂,也没有什么师资,所以她很果断的把孩子们送去别处上学了,真的是很聪明的一种行为。

在通平县短暂的休整,她们两人也没闲着。

万云娘多么精明的一个人,两个部长级别的人物来到通平县短暂的休息,这样的好机会她怎么能放过?

于是她当即邀请两位部长视察一下通平县的交通和农业工作,周岩岩和王雪莲两个工作狂凑一起断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万云娘还趁机将通平县的公共交通路线图给周岩岩瞧,她听说周岩岩对于道路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只要是她走过一圈的路,她很快就能在脑子里绘制出最快最优的一条路。

这又是为什么她要亲自去河中出差的原因。

周岩岩看了看图,拿出自己随身带的铅笔改了几处路线。

万云娘接着周岩岩改的图,心中暗爽,“多谢周部长给我改图,这样公共交通开始实施的时候就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至于王雪莲就更直接了,她和兴农部的吏事们直接当场教农户们如何更好的种植,吏事们和王雪莲更是当场下地亲自示范。

王雪莲对万云娘道:“通平县的土质还是非常不错的,等造船出海以后,那些从其他大陆到来的种子说不定能拿到这里来种。”

万云娘笑着接话:“到时候希望真拿来通平县种。”

万云娘有自己的目标,既然当了这个通平县令,那便要做到河中的示范县,领头县。

通平第一个被解放,若是这么好的先决条件给道她她都不能将通平做成重点县,那她也不用干这个县令了。

既然做了县令,那她便要做这个第一。

第206章 改善工艺在通平县短暂的休整和指导工作以后, 二人的马车继续行驶在河中县的官道上,但毕竟二人出差的工人内容不同,因此在官道上便分开了。

这里的路还未修上水泥路, 因此马车一路颠簸, 晃的人头昏脑胀。

和周岩岩同在一辆马车里的吏事开着窗户, 一边用铅笔和纸绘制着官道的情况,偶尔会让负责驾驶马车并且担当着保护重任的士兵停下, 仔细查看道路情况。

负责绘制的吏事只觉得自己浑身都要被颠散架了,有些抱怨道:“这水泥路走习惯了, 一下子走这种路,感觉骨头都要被颠散了。”

她这句话倒是让其他人纷纷点头,众人都露出苦不堪言的表情,“在江南待久了,出了江南真是哪儿哪儿都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