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2 / 2)

田令点头,“这几封折子能够送到陛下手上很不容易,现在的驿道有许多都被杨贼所控制。”

宋儇看了看,分别有河北节度使,江南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献上的折子。

宋儇又是一杯酒下肚,心中无限感慨,“只有这三位爱卿对朕,对大骊不曾有他心!”

田令明白宋儇不爱看折子,看多了就烦躁,主动请缨要给他读,只让他一边喝酒一边听。

田令先是读河南节度使的折子,内容大概就是还请陛下先安心在汉州修整,蝗灾刚过,实在是无粮打仗。

随后是淮南节度使的折子,内容和河北节度使的不说一模一样,也是大相径庭。

最后是河北节度使,说起河北节度使,宋儇是有些印象的,记得他叫高羡,长得貌若潘安,冠如宋玉。

当时宋儇有个姐姐金堂公主,见了高羡便一见倾心,想要嫁给他。

最后被高羡所回绝,说自己早已定亲。

高羡的折子相对于前两位节度使来说内容要丰富的多,虽然观点是一致的,但是他在折子里细致的将为何粮食不够,若是要打仗则需要多少粮,时间大概要多久,后头又说了宋儇在汉州修养的好处。

宋儇不知怎么的,听着田令念高羡的折子感觉自己的脑子要长出来了,他直接伸手将折子拿过来认真的看起来。

田令刚念完第一页,第二也他还未来得及看,却见宋儇抬起头,用他那青春期变声特有的公鸭嗓发出疑惑的声音,“关内节度使是阿父的兄弟吗?”田令粉白的面皮一窒,飞快的在脑中思考对策,“是,但臣不愿因为他与臣的关系让陛下青睐,故而没有说。”

好的,宋儇刚刚长出来的脑子又被田令摁回去了。

他甚至还感动了,“阿父当真是为我为大骊着想!”

看完高羡的折子,宋儇觉得自己吃了一颗很大的定心丸,因为高羡在折子里说,大家都短缺粮食,难道杨角就会有粮食吗?他带了十几万人浩浩荡荡的进长安,十几万张嘴,他拿什么养活?

宋儇看了高羡的折子很开心,提笔就要给他回信。

拿着宋儇回信的田令眼底的精光一闪而过,高羡竟然知道他的弟弟是陈显。

他究竟想做什么。

河北道,平州,西丰县。

高羡拿着宋儇的回信递给一青衫女子。

青衫女子微微一笑,“陛下当真是把田令当做阿耶了。”

高羡伸手接过一片飘落下来的叶子,“我们只需按兵不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青衫女子将信放下,问道,“阿嫦还是没有消息吗?”

高羡摇头,“自从鸣雌侯逝世后,给她加封和宣旨的人就找不到她了,三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青衫女子叹息着感叹,“罢了,她想必也不想认我这个师姐了。”

-

岳县,公共食堂内。

作为第一需求的食堂率先完工,里头也招了些来煮饭食的百姓,邓元德和邓大郎在仙安山干了三年的食堂工作,这一次的岳县食堂他们依旧在里头工作。

餐标目前除了楚旋和管事们还有练兵队的人以外,其他人都是一样的,一天三碗粥,一个土豆或红薯,一小勺咸菜。

民以食为天,这也是楚旋为什么把食堂排在了计划的第一位。

现在蝗灾虽然过去,但是各地依然缺粮,吃不饱的人占绝大多数。

但楚旋想,最缺粮的一定是带了十几万人进长安的杨角。

长安虽是个车水马龙,繁华锦绣的城市,但是他是建立在各地每年都往长安输送数十万石的粮食以供城内官员百姓,禁军府兵,皇室们所需的前提下。

蝗灾本就让百姓颗粒无收,而不承认他的各地节度使又怎么会输送粮食给他?

好歹都做皇帝了,总不能还像当初那样以人为食吧。

杨角所占下来的地方一共也才接近二十个来个州,关键是这些地盘他一路打一路丢,现在能掌握在他手头的不过十个州左右,仅靠这十个州来供给整个长安的粮食开销,显然是不可能的。

杨角愁的头发都要掉了,所以当那些跟着他卖命的兄弟跑去劫掠百姓,富商时,他根本不敢说一个不字。

明明他当初的口号还是替天均平之,轮到他自己坐上这把椅子后才明白,这个均平有多难。

而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他,没有好好想想,各地节度使为什么放任他不管,大骊强大的兵力从来都不在中央禁军,而是各地节度使和刺史们手里的部曲啊。

不过不管此刻杨角有着什么样的危机,楚旋都管不着,她只知道岳县的百姓们是一个个都喜笑颜开。

每日做完活计,直接去食堂吃了饭就了事,食堂里还有地方能坐,不怕刮风下雨,不用生火烧锅,还不用洗碗,吃了就能回去休息。多好啊。

食堂开张第一日,温叶和林以南守在门口,每个人都得背《生活守则》,背对了才能进去吃饭。

现在的《生活守则》根据岳县的现有情况又新增了几条规定,尤其是严格禁止随地大小便。

“排队时不能插队,不能与人争吵,打架。”

林以南抬了抬眼皮,“进去吧。”

背出来的那个人飞快的点了头,快速冲到他所做的活计的餐区。

“你背一下最后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