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 / 2)

卿玉案自然没有理会其中的暗潮涌动,他不在乎帝王家的权谋变化。

菜上齐了,卿玉案饶过满桌的珍馐,反倒是夹起了花笋干和云片糕。

盯着饮食寡淡的卿玉案,冶清昼一副可惜的模样,他耷拉着脑袋说道:

“这可都是给公子点的。杂家一个人吃不完。若是叫人看见堂堂侯府的公子只点这花笋干,怕是旁人要说寒酸了。”

卿玉案头也不抬地说道:

“多谢御史大人的好意。但我不喜欢鱼。御史大人年纪尚小,比我更需要这些补身体。”

冶清昼尴尬地笑笑:“那杂家便勉为其难的解决一下吧。”

说完,店小二又将一道鹿肉羹端到了两人跟前。

但冶清昼却好像并没有说完的意思:“说起来,这里山匪可多,若是条件允许的话,杂家建议公子与一人结伴而行。”

“此时檐牙高啄、狼豺遍布,我自会小心。不劳御史大人费心。”

卿玉案的另一端筷子挡住了冶清昼夹菜的手。

他的柳叶眉微微平展了些,话里分明是警惕与危险的意味,叫听者生怕自己的答复有任何疏忽:

“御史大人便不问我要去哪里吗?”

根据上一辈子无缘无故冶清昼替自己解围来看,他应该不会无缘无故地去寒暄,何况还是和京城万人嫌相交谈。

司礼监人多眼杂、流言也杂,冶清昼不会不知道“亲贤远佞”的道理。

冶清昼双手交叠:“公子不说,杂家自然也不会去问。啊……天阴了啊。”

感叹时,春夏之间的雨果然来的迅疾。不到半柱香的功夫,瓢泼大雨已倾盆而下,街上的百姓纷纷奔逃。。

卿玉案抬眸望去,天空银练闪烁,骤风忽然将门猛地扯开,客栈的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有几位大汉哆嗦着饮下一口烈酒:

“朝廷近些天儿,可不太平啊。”

另一个人也无奈地摇了摇头:

“陛下修玄已久,连着太后也整日在国师那参禅,怕是修出事情了,否则阗公公怎么可能满世界的找什么玉……人。啊,采玉人。”

冶清昼用帕巾拭了唇,好不避讳地问道:

“什么是采玉人?”

那人摇了摇头,回答道:

“传闻圣上久病缠身,国师便想出了个主意,美其名曰‘珠玉在侧’,采珠玉之阴气补阳。也叫采阴补阳。那个常伴身侧提供玉气的就是‘采玉人’,可享宗王的待遇,现在好多山匪都不改劫钱了,劫玉。”

只要劫到陛下相中的玉,还偷什么抢什么、还怕什么官府,这辈子子孙后代都荣华富贵。

真是随着时代的跃进,山匪所劫掠的东西也在更新换代啊。

细雨斜斜打入门内,寒气渗透肌肤。

卿玉案抿下最后一口热茶,旋即拢紧了披风,脸上生起薄红,乍看之下竟有种弱不禁风的美感。淅沥的小雨中,忽然传来一声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