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1364水师辖区(1 / 2)

虽然魏广德老早就已经和张居正、谭纶商量好将登莱水师改制为东海水师,可这里面涉及变化的东西很多,远不是一句话就能概括过去的。

现在的登莱水师是一支都司水师,他上头是山东都司管理,而不是兵部直管。

而魏广德设计的四海水师是都司级别的衙门,就好像俞大猷所统帅的南海水师,就不归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都司管理,而是兵部才有权利辖制。

已经搭出框架的西海水师也是如此,将来也不会划归缅甸都司管理,而是兵部直辖,和缅甸都司是平行关系。

这,也是魏广德防止缅甸都司坐大形成军阀倾向的钳制手段。

要知道,兵部不是没有人对南海水师过大的权利提出过意见。

现在的南海水师,势力范围除了在大明本土的几个港口,还基本上管辖了大琉球、吕宋和旧港,甚至还控制着缅甸海港。

所谓的西海水师,充其量还只是南海水师分出去的一支分舰队,其管辖范围之大让所有人都难以接受。

也就是魏广德一意孤行,才会给俞大猷这么大的权利。

当然,南海水师现在的实力也只是暂时,等以后大琉球逐渐进入稳定,朝廷会在上面一南一北设置两个府,分别管辖全岛。

当然,大琉球就目前和张居正确定下来的管理模式,依旧会划归福建巡抚管理,毕竟两地相距很近。

当初辽东被划入山东管辖,也是因为海路很近的原因。

只是多年后,辽东发展已经稳定,所以才逐渐脱离山东的控制,但是也一直没有成立承宣布政使司,以独立行省进行管辖,而是设置巡抚,依旧由都司管理。

这个模式,其实以后也可能会被大琉球借鉴,以后或许会设置琉球巡抚,直接管理大琉球和联系小琉球。

小琉球,其实就是琉球王国。

小琉球实在太偏远了,大明掌控那里得不到半点利益,还会为此搭进去不少钱财。

不说现在小琉球是否有归附大明的心思,虽然忠心,可琉球王未必舍得自己的王位。

其实就算这时候小琉球国王想把琉球群岛并入大明,以张居正看来也是得不偿失的,完全划不来。

就几个岛屿而已,大明可有可无的东西。

能默许南海水师登上大琉球,还不是因为大明造船需要木材,而从广西转运木材实在耗时耗力。

当然,大琉球距离大明足够近,又没有形成国家体系,也是张居正答应的原因之一。

魏广德出了内阁,又回到兵部。

“子理兄,我又来了。”

魏广德走进大堂,冲迎过来的谭纶苦笑道。

“呵呵,善贷,兵部本来就是你在联系,经常来坐坐才是对的,省的我们有事儿就往你内阁跑,请示各自问题。”

谭纶乐和和说道。

实际上,内阁没有管理六部的权利,阁老和尚书也是互不统属,完全可以不用理会的。

只是阁老更接近皇帝,也就是更能影响皇权,所以尚书要想坐稳位置,就得得到阁老的支持,这才有了现在看似内阁辖制六部的假象。

“叫三省来一下,今日的事儿还得他去做。”

虽然魏广德不打算让曾省吾接班兵部,但现在大战之前肯定不能换人的。

而且,以他和曾省吾的关系,就算真要把曾省吾调离兵部,也得先安排好他的去处,而且至少还得是比现在兵部侍郎地位高一些才行。

要是地位低了,权利又比过去小,张居正那一关也很难过。

可朝廷的官职,一个萝卜一个坑,自然不是那么好找位置来安置曾省吾的。

所以,也只能先让他在兵部再呆上一段时间,等到有别的职位空缺再让他补上。

这就不是心急能吃得下的热豆腐。

不过,该安排的活儿还是不能少,何况就是在官方文书里面遮盖一下,用点春秋笔法一笔带过的事儿。

不多时,曾省吾进来,相互见礼之后,魏广德才把张居正的顾虑说了出来。

“就是说,朝廷不想因此牵扯到俺答汗,也就是不想留下黄台吉犯边的字迹?”

谭纶坐在一边默不作声,曾省吾开口说道。

“是啊,之前我还没考虑到这点,只想着不破坏和顺义王的关系,倒是叔大兄提醒我了,此事必须照做,文书里不准提及黄台吉,只说虏骑寇边即可。”

魏广德说道。

虽然有些脱裤子放屁的味道,但政治有时候就是这样。

“明白了,我这马上就吩咐下去。”

曾省吾立即点头。

实际上,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之前发出去的文书,凡是涉及到顺义王的,都必须收回销毁,重新补发。”

魏广德又提醒道。

文书发出去了,但不能留下来,要用新文书替换回来,不然以后脸面上不好看。

曾省吾微微点头,表示他会接下这个差事儿,会认真核对、登记所有发出去的文书,战后将其全部收回。

“另外还有件事儿,就是早前说过的,以登莱水师为框架组建东海水师的事儿,也要今早进入议事日程。

之前我记得下文给山东都司那边,现在可有什么回应?”

魏广德又说起东海水师划分出来的事儿,早些时候兵部已经给山东都司透个底儿,毕竟那里全是山东的兵马,连带地盘也是。

不问问山东的意见,也有伤和气。

“山东那边很高兴,他们早就想拆了登莱水师,让他们各自归建,毕竟那些海船都破旧不堪,他们时刻担心船在外海沉了,他们还得掏钱擦屁股。

实际上当初若不是因为备倭的旨意,山东都司的海船都不愿意下水。”

谭纶轻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