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1 / 2)

“不过,香料还够,暂时将它们都困在殿前,诸位王爷、大人若是要面圣,还是绕道走,免得撞上。”

本来韦海东应该在危险处坐镇,是听到有人来,又是身份不低,这才主动迎上来,免得他们不知事瞎捣乱,让它们冲出了防线。

老康王和几位阁老,尚书对视了眼,苍老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威严:“本王倒是想看看,这所谓蛊虫,到底是何等凶残。”

韦海东的脸色并不好看:“王爷,这可不是戏台,可不能容得了其他人看戏的。”

老康王老神在在,想要捋胡子,被面纱隔开,这才作罢,“只是远远看上一眼,不知此物的凶残,怎能清楚后果?”

韦海东严肃的脸上,满是铁青,要不是说话的人是老康王,他就想一拳揍上去了。

宁宏儒连忙拦在他们中间,拖着韦海东往边上走了几步,低声说着什么。虽听不清楚他们的声音,却能从他们激烈的动作里,看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韦海东是侍卫统领,若他真不愿意,宁宏儒也未必能强迫得了他。能坐在这个位置上,自是得有能力,也颇得景元帝的看重。

沉子坤:“若是韦统领不愿意,怕也是为了我等的安全。”

“陛下遇袭,我等自该为陛下分忧。”老敬王淡淡说道,“总该亲眼看看,那蛊虫,到底是多么厉害。”

老康王和老敬王,与景元帝并没有冲突。

他们想见,主要是想确定一件事——遇袭,到底是真,还是无中生有?

那头,宁宏儒和韦海东的争辩,显然有了结果。

韦海东沉着脸大步走来,硬邦邦地说道:“诸位若是想看,那提前说好,只得远远看上一眼,任何人都不许越过那些香炉的位置。”

而后,他像是觉得不够保险,又给每个人都分发了一小根手指粗的香,端看韦海东那肉痛的表情,足以看得出来这香的珍贵。

韦海东千叮咛万嘱咐:“香必须捏住,可莫要掉了。哪怕有蛊虫靠近,捏着香,总归不会太危险。”

做足完全准备后,韦海东这才带着他们往殿前去。

刚走上几步,浓烈的气味就扑面而来。

这远比刚才入宫时闻到的味道,要浓郁上十倍,百倍,也能看到烟雾飘散,好似前面正在燃烧着什么。

沉子坤不着痕迹地看了眼天色,不知何时,这雨也停了。只是天色还是暗沉得很,根本不见一丝天光。

刚靠近乾明宫前,就听到许多怪异的窸窸窣窣声,仿佛是无数双翅膀摩擦的动静,甫一听到,就叫人毛骨悚然,浑身哆嗦起来。

那是人在遭遇危险时的本能反应,竖起的寒毛警惕着即将来临的险境。

韦海东抬起手,是在示意他们停下。

从这个地方,众人也能看到,殿前有好几个大炉子正在焚烧着什么,大火旺盛得很,不断炙烤着炉子里的东西。

那些奇怪的香味正是从大炉子里飘散出来的。

这些大炉子的分布巧妙,多在上风口,下风口的数量少些。而许多侍卫,就带着如同蒲扇的物体穿行在间隙里,不断将那些烟雾重新往里面扫去。

这些动作看起来诡异而好笑,可当视线落在最中间,那些密密麻麻,黑白交加的虫潮时,那种惊悚感会猛地爬上后背,浑身鸡皮疙瘩冒起,再没有任何质疑的想法。

……那些蔓延的虫潮,如同最可怕的噩梦,密集的程度,让眼睛都刺痛起来。

嗡嗡响的动静如此鲜明,耳朵一时间,只能听到那些尖锐的摩擦声。

“韦统领,奏效了!”

就在他们被这场景震撼到麻木时,有侍卫发现了韦海东的踪影,立刻分出一人来和他汇报。

“刚才有几个兄弟冒死带着香木进去,投进了洞穴里,现在冒出来的蛊虫,比之前少了许多。”

韦海东先是露出喜色,而后冷下脸来:“那进去的人呢?”

这侍卫脸上的笑意也退散了去,变得有些灰白:“除了阿彪回来,剩下的都……”

韦海东咬着牙,低低骂了两句,竟是顾不上身后这群王爷大臣,带着侍卫又急匆匆赶了上去,身影旋即消失在那蒙蒙的烟雾里。

宁宏儒默默地看了眼,转身对身后的王公大臣们说道:“诸位若是想看,只能在这,可莫要再往前一步。”

这其中,有人的脸色已经绿了。

不知是不是天性害怕虫子,差点站不稳,就靠在沉子坤的身上。沉子坤默默看了眼这老大臣,到底是让了。

虽说,这也有做戏的可能,可这些人也都是老狐狸。韦海东刚才的焦急,是作假不出来的,而那些虫潮,一看就和普通的虫类不同。

“啊!”

就在这空隙,他们听到了一声惨叫,不多时,就有人被拖了出来,浑身血淋淋的,左手没了几根手指,人已是晕了过去。

他一退下来,就立刻有人补上他的位置。

老康王看了片刻,缓声说道:“劳烦宁总管,带我们去正德门罢。”他的眉头皱着,显然刚才所见之凶残,也超乎了想象。

宁宏儒并未多话,老康王如是说,他看过其他人,见诸位没有反对,便领着他们绕路走。

也有人问:“蛊虫这般凶残,光靠那些烟雾,能够把它们都熏死吗?”

“大多数的蛊虫都是低劣无智的存在,在贵妃昏迷后就失去控制,闻到太多的香气就会死去。原本各处的蛊虫已经被清除得差不多,殿前这窝,是刚刚才发现的。”宁宏儒苦笑着摇了摇头,“且看起来,比之前的,要厉害不少。”

见他们感兴趣,宁宏儒就随意说起之前的事,当听闻曾有宫墙密密麻麻都是黑虫时,任是谁,脸色都非常阴沉。

从正德门绕路后,这步伐就快上许多,很快,宁宏儒就领着众人进了乾明宫。

殿内,景元帝正坐在软塌上。

一位御医正在给他诊脉,眉头微蹙着,显然是脉象尤为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