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沈钰离开了下塘大队,回到了县城的家里。
郭永清亲自去接她回来的,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就仿佛女主人从未离开过。
沈钰眼睛里的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这些年的酸甜苦辣一股脑的浮现出来,使得她忍不住放声痛哭。
沈钰走了之后,她之前的助手马晓华成为了新一任的托儿所所长,
这件事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毕竟沈钰在下塘大队的存在感很弱,对方一直都是在背后默默的工作。
其实方唯早就知道这些人迟早都会回去的,所以前些年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像高青山等人走了马上就有人能接替工作,绝不会出现问题。
过了大概一周多时间,郭永清亲自上门,喊方唯和方平这个周末去家里吃饭,并让他们一定要把家人带上。
“家人就算了,你看我这边,老的老小的小,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周末我和大哥过去,郭叔,到时候你可得准备两瓶好酒啊。”
方唯打算和大哥去一趟,家人就不带了,阿公不愿意出远门,小洁还小。干脆都不去了。
郭永清也不好说啥,坐了一会便告辞离开。
周末。
方唯和方平去郭永清家里喝了一顿酒,在桌上,两口子表示了对方家兄弟的感谢。
要是没有方唯的维护,沈钰的日子肯定会更艰难。
方唯没说啥,酒倒是喝了不少。
午后,兄弟两人骑着自行车慢悠悠的往回走。两人的酒量都不错,但喝完酒,还真不适合剧烈的活动。
“老三,你刚才为啥不让我去看婷婷?婷婷这孩子也真是的,自从上班之后,总共才回了三次家。”
方平刚才从郭永清家里出来的时候,就嚷嚷着要去看女儿。
结果被方唯给拦住了,让他回头再去。
一路上走着很无聊,方平想起这事儿就随口问了一下。
“咱俩满身酒气,去单位上找婷婷不好。还有啊,你不要总是抱怨,婷婷刚参加工作,忙一点很正常,哪有时间经常回家?”
“这样啊,那还是工作重要。”
两人走到半道儿,方平突然想放水,便骑车拐进了小道。
随后方平去方便,方唯看着自行车。
过了一会方平走回来,手里拿着几株植物,说道:“老三,你看这像不像雄性不育株?”
这一带没有农田,道路是从一座小山包翻越过来的,四周都是荒山野岭。
方唯不大相信大哥去撒泡尿的功夫,就能找到几株野生雄性不育株。
不过他还是接过来看了一眼,这一看,眼珠子都瞪圆了。
“还真是雄性不育株!大哥,你的运气也太好了吧?这玩意可不好找,专门去找的话,有时候一年半载都不见得能找到一株。”
方唯赶紧把这四株植物装起来,然后和大哥一起返回了队里。
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找了育种小组的人,让他们赶紧移栽,然后再慢慢培育。
实际上二队已经积累了不少不育株,经过培育之后再进行配对试验,以期能找到更优秀的稻种。
这项工作犹如大海捞针,一年又一年,说不定啥时候就会有惊喜。
随后他才回到了家,盘莲赶紧去给他泡茶。
“三哥啊,你出去少喝点呗,你再能喝终归是对身体不好的。”
“晓得了,下次一定注意。”
方唯哈哈一笑,他每次都一样,承认错误可快了呢,但就是不该。
盘莲拿他也没办法,说了两句就不再吱声了。
翌日。
方唯带着一家人,搭了个便车去了公社。
来这边是为了照相,他们一家四口加上阿公和阿姐,正好可以照一张全家福。
然后给小宝和大宝找了一张合影,夫妻俩带着两个孩子找了一张合影,阿姐和阿公也分别和孩子合影。
总之大老远的来一趟,就多照几张相片,不必心疼钱。
照完相,盘莲和阿姐去供销社买了点东西,一家人便返回了队里。
“三哥,郑主任在等你,等了起码有两个小时了。”
方唯刚进屋,郑虎就跑了进来,说郑先发在队部等着他呢。
“知道了,我马上过去。”
这都到中午了,郑先发居然还在队部等着,方唯觉得事情不一般。
于是他赶紧去了大队部,看到郑先发正坐在他的办公室里发呆。
“怎么了郑主任,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劳您大驾等这么久?”
“你还笑?我都快愁死了。我听说上面有人对咱们的稻种换购方式很不满,要是以后不让咱们进行稻种换购,只能全部卖钱,以后大家吃啥喝啥呢?”
郑先发之所以等了这么久,是因为这消息实在是太可怕了。
稻种是方唯搞出来的,而他又是全国代表,所以郑先发才特意来找方唯拿主意。
这种事,他一个公社主任真的无能为力。
“谁这么损,又拿这事做文章。”
方唯只觉得血往头上涌,强忍住才没有骂人。
换购稻种的事情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了,甚至连调查组都来过,结果消停了这么久又有人旧事重提。
下塘大队等于是专业培育稻种的单位,要是不这么干,光卖钱有什么用?2000号人吃什么喝什么?
这年月拿着钱都买不到粮食,这不是坑人吗?
“听说是省里有人说话了,小秀才,咱们这事儿本来就是在走钢丝绳,上面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真的很麻烦。”
郑先发同样很头疼,整个公社17个大队,除了下塘大队,其余的大队也都在培育次一级稻种。
要是以后不准换购,事情的走向就变得很难预料。
“咱们还是去找武主任吧,这事儿县里得有个说法,要不然明年我们只有自己种粮食了,育种的事情只能先放一边。”
方唯愈发的觉得自己之前的计划得加紧实施,尽管现在还没有考虑成熟,但总有人拿换购说事儿,他不得不防。
随后,两人去家里随便对付了几口,就直奔县城。
这武耀阳也被这件事搞得焦头烂额,简直搞不清楚有些人为何要这么做。搞垮了下塘大队,对全县的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对谁都没有好处。
他不能坐以待毙,连午饭都没吃就直接乘车去了湘陵市。
方唯和郑先发扑了个空,武耀阳不在找别人也没用,二人只好先回去再说。
武耀阳到了地区,找到了曾庆。
“武主任,这件事恐怕是不可逆转了。我已经去过省里,省里对此事已经有了定论,不允许换购稻种的形式存在。
我也曾据理力争,但收效不大。经过地区的努力争取,最后明确了稻种必须卖给有收购资格的单位,然后按照每人每年平均350斤稻谷的标准,给下塘大队提供粮食。”
曾庆刚从省里回来,黑着一张脸,看样子是被气得不轻。
但生气也没用,这件事省里已经铁了心,要求各地坚决取缔私自换购稻种的行为。
考虑到下塘大队的实际情况,给对方开了一个口子,允许当地的粮食部门,按照标准给大队供应口粮。
只不过这个标准很低,一个人一年350斤稻谷的定量,只能说可以勉强吃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