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79(1 / 2)

这一时期,只有赵国在与秦国的硬性对抗中取得过战争胜利。后来,经过长平大战,秦国摧毁了赵国的强大军力,赵国开始进入了衰弱时期。但是,赵国还是山东六国中最强悍的国家。赵国对秦国的强力对抗,依然在秦昭王之后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2.秦王嬴政时期的秦赵对抗

秦王嬴政即位,秦赵之间的对抗并没有减弱,赵国依然是秦国的最主要敌人。

总体上说,秦王嬴政即位的前九年,吕不韦主政秦国,秦赵对抗大体是均衡的。这九年之中,秦赵对抗的重大事件主要有五次。

第一次,秦王政元年,秦国的河东基地晋阳,在赵国策动下叛乱反秦。秦国上将军蒙骜,率军平定叛乱。晋阳原本是赵国重镇,秦昭王时期被秦国占领,随即成为秦国在大河东岸的军事重镇。赵国策动叛乱,秦国又迅速平乱,赵国在争夺晋阳中失利。

第二次,秦王政二年,赵国孝成王病逝,太子赵偃继位,史称赵悼襄王。赵偃即位的第一件昏乱举措,是以乐乘取代廉颇,激发了大将之间的矛盾,致使廉颇率军对乐乘军队发动军事进攻。最终,逼名将廉颇先逃亡魏国,再逃亡楚国。由此,赵国军事力量受到很大损失,在对抗秦国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三次,秦王政四年,赵国名将李牧以丞相名义进入秦国,与秦国订立和解盟约,约定互相放还此前交换的人质。此后,秦国王子自赵归秦,赵国王子自秦归赵。

第四次,秦王政六年,赵国名将庞煖发动最后一次五国合纵,从河西地带攻入秦国关中东部。秦国出兵应战,五国兵马很快撤回,合纵宣告解散。

第五次,秦王政八年,秦国王族公子长安君成蹻率军攻赵上党之地,受赵国策动,于中途发动兵变,反秦降赵。后来,秦国虽然平定了叛乱,但因处置大批犯罪将士及其家族,秦国军力受到严重损害。此后,赵国封成蹻于饶城(今河北饶阳地带)。成蹻事变,是赵国对抗秦国的一次很大胜利。

秦王政九年,秦王嬴政肃清嫪毐叛乱,亲政领国,秦赵对抗的天平迅速向秦国倾斜。

嬴政亲政的前八年,致力于振兴秦国。但是,这一期间的秦赵对抗非但没有中止,而且规模大大超过吕不韦领政时期。这八年之中,秦赵两大国的对抗事件,主要也是五次。

第一次,秦王政十一年,也就是嬴政亲政的第三年,秦国趁赵军进攻燕国之机,派出将军王翦、桓、杨端和率军攻赵,连下九城,尽数夺取赵国漳水流域。这是长平大战之后近三十年间,秦国对赵国取得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胜利。此战之后,在位九年的赵悼襄王病逝,其子赵迁继位,史称赵王迁。自此,赵国开始迅速衰落。

第二次,秦王政十三年,也就是嬴政亲政的第五年,秦国老将桓率军进攻赵国河东重镇平阳,大败赵军,斩首十万,杀赵军主将扈辄。由此,秦国基本控制了河东地带。战胜之后,嬴政亲自赶赴战场劳军。

第三次,秦王政十四年,也就是嬴政亲政的第六年,桓率秦军再度攻赵。赵国名将李牧率军于宜安之肥下(今河北石家庄东南地带)埋伏截击,大败桓秦军。这是赵国在长平大战之后近三十年间,对秦国作战取得的第一次真正胜利。李牧因此而建大功,被赵国封为武安君。

第四次,秦王政十五年,也就是嬴政亲政的第七年,秦军再度攻赵。赵军仍由李牧统率,于番吾之地(今河北灵寿西南地带)再次击败秦军。赵军连续两次战胜秦军,暂时恢复了秦赵对抗的均势。

第五次,秦王政十六年,也就是嬴政亲政的第八年,赵国北部发生大地震,城池房屋大半坍塌,地裂缝隙宽达一百余步,给赵国造成巨大损失。

嬴政亲政的第九年,统一战争开始,秦国发动了灭韩之战,秦赵对抗暂时中止。

综合秦王嬴政亲政前八年的秦赵对抗,可以看出三个基本方面的问题。

其一,在此期间,秦国虽然紧锣密鼓地处置韩国问题,但在实际的军事较量上,重点却一直是赵国。也就是说,在这八年间,秦国兵力出动的重点方向,始终都是针对赵国的扩张进攻;秦国的战略重心,始终围绕着对赵国的军事准备。

其二,若仅仅从军事上看,对抗是均势的:八年之间,秦国两胜两败,赵国也是两胜两败。但是,若从国家利益的实现上看,赵国则无疑是严重失败的。因为,秦军两胜,连续夺取了赵国南部丰饶的漳水流域,以及赵国西南以平阳为轴心的河东地带;而赵国两胜,则只是在本土击败秦军,是一种防御战的胜利,并没有获得国家实力的增长。

其三,在这八年之间,秦国处于迅速振兴阶段,国家实力一路上升到巅峰时期。相反,赵国却处于迅速没落阶段,一路下降到谷底时期。赵悼襄王在位九年,赵国的政治生活已经陷入了普遍的黑暗与腐败。赵王迁继位之后,赵国高层政治的阴暗腐败迅速趋于恶化,君主昏聩,权奸当政,灾难频仍,派系倾轧。前后十余年,赵国已经在事实上陷入了最大的内政危机。惟其如此,秦国在统一韩国之后,几乎是没有停顿地立即发动了灭赵之战。

3.灭赵战役的战略部署

公元前229年,秦国正式发动了对赵国的统一战争。

(1)灭赵战役的正面部署

灭赵战役之秦军统帅,是老将军王翦。灭赵之战出动的兵力总数,是秦国的主力大军四十余万。灭赵之战的进军路线是,分北、中、南三路,同时进逼赵国。北路,以大将羌瘣为主将,率军十万,经秦国上郡的离石要塞渡过大河,以晋阳为后援根基,压向赵国背后。南路,以大将杨端和为主将,率军十万,出河内郡,经安阳北上进军,直逼赵国都城邯郸地带。中路大军二十余万,由王翦亲自统率,出函谷关,经河东郡进入上党高地的东北方向,直接压迫赵军主力防守的井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