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2 / 2)

禄存 陈虹旭 1900 字 7个月前

几人落座后,张怀仁劝道:“太子殿下息怒,官场之中向来是互相推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些沉疴旧疾,一时半会也祛除不掉。急不得,且慢慢来。”

太子血红的眼睛慢慢褪去血色,眼神也暗淡起来。

他至今也没能上朝学政,他这个堂堂的储君,仿若闲王一般无所事事,父皇根本不提他上朝学政之事,杨阁老任首辅的内阁也是成了没嘴的葫芦,闭口不言。

既然他这个明正言顺的太子都没能上朝参政,其他的皇子自然更无资格上朝议事。想来这就是石淑妃的目的吧,不受当今圣上喜爱,又无实权的太子犹如没牙的老虎翻不起什么花浪。但秦王如今已过十五,石淑妃着急了,有他这个没上朝的太子忤在前面,秦王又如何能上朝呢。

好在,前不久他从母后的密室里发现好多折子的手抄本,各地各府民情掌故,有些是重大事宜,有些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有一些大事上,各部的行文,内阁的批复。让他对政事有些了解,不至于完全茫然失措。

想到此,太子笑了。他会治理好大周的江山,做个母后心中的明君。

太子收起所有的愤怒和浮躁,静下心来略微思索,问道:“张先生对两位县令可有所了解?”

“略知一二。”张怀仁道,“河源县令耿尚礼同礼部尚书同一个本家,只是耿尚礼这枝就离得远了,算是耿家旁枝的旁枝。据说为人甚是圆滑。山南县令则出自偏远的赣南,因为不善奉迎,年轻时吃过许多亏,在主薄位置上转了十多年。后改了性子,才升了县丞,县令。在山南县已任职六年。”

太子心中有了底,问:“张先生,你看这两人如何?”

“闻名不如一见。”张怀仁答。

太子正有此意,他想看看这两个县令当初是如何定下让沙河县服额外的差役的。

“周统领,明日派人快马加鞭,请两位县令过来,就说我专程在此候着他们。”太子吩咐。

但沙河镇的根本问题仍是在于沙河,太子颇是头痛,问道:“宋老可有法子解决沙河?”

宋老捋着胡须摇头,“难。首先得把水排出去,再把沙子清理掉,最后铺上肥沃的土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且银子费的不少,成效未必看得见。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估摸也没人愿意干。”

徐家英不怀好意地笑道:“正好留下工部那几人,让他们把沙河清出良田来。”

“牛不喝水强按头,他们做的也不经心,不定还借机敲诈百姓。何况,我看他们几人也没那本事。”太子心中叹息。

“那个墙头草下死手整我们,全派些窝囊废给我们,屁用没有,整天还叽叽歪歪的。”徐家英咬牙瞪眼道。

太子道:“朝中也鲜少有懂水利之人。”

说完,太子看向张怀仁,“张先生多留意,但凡是懂水利之类的都荐来,即便白身也不要错过。”

张怀仁起身应诺。

且说六六回到陈茂闵所在的住处,仍是愁着一张小圆脸。陈茂闵见了遂问:“六六,怎么了?”

“爹爹,你不知道,这里的人好可怜哟、没有饭吃,吃的东西是黑黑的面,都有股霉味。而且这霉面还少,里面合了树皮麦壳。”小小的人儿叹息,捧着一张脸发愁。

进入这沙河镇时,陈茂闵已觉不对。刚刚入夜的镇子听不到妇人唤儿吃饭声,童儿的哭闹声,连鸡犬狗吠也无。倘不是跟着太子一行,有随行侍卫压阵,他早带着伙计连夜赶往别处。等到此处,跟屋主一番攀谈,沙河镇的情况,陈茂闵不说一清二楚,七七八八也是知道不少。对此,陈茂闵虽说心中充满了同情,但他却无能为力,帮不上任何忙,最多走时,多留些银钱。

“小小人儿想大人的事,这些事自有太子他们想法子。”陈茂闵揉了揉六六的头发,“赶了一天的路,睡吧。”

“爹爹,你说太子殿子能解决这事吗?能让他们吃上没有树皮没有麦壳的饭吗?”六六睁着一双清澈的圆眼问道。

面对如此一双眼,陈茂闵安慰的话堵在胸中说不出口。

陈茂闵诚实地道:“爹爹也不知道。”

“明天我去问问太子殿下,求他务必想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