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节(1 / 2)

祝缨琢磨着得为这件事单拨出一笔钱来,这对现在的祝缨而言,只是一笔小钱。钱不是问题,但她的心里不由觉得紧迫——随从都要成家了,这座府邸在京城越来越庞大臃肿,脱身的时候恐怕不易。

是时候再调整一下府里的人员了。

操心完了随从,又要操心郑家明年娶媳妇儿。郑熹还没出孝,但是暗中已经开始筹办恭安公主的婚事了。本来,恭安公主开府的待遇是比明义公主稍次一些的,原因祝缨都找好了。驸马一定,便有公主家令等人找上祝缨。

这一日,祝缨才应付完刺史们,恭安公主府的家令便投了帖子来求见。

来人是个三十来岁的端正男子,一派恭敬。见了祝缨之后先恭维一番:“尚书为国操劳,实是我辈楷模。小子冒昧打扰,万分抱歉。只是小子忝为公主家令,事关公主,不敢不言。”

祝缨道:“有什么事?只管说。”

家令道:“却才安排府里,见后面屋舍狭窄、花园局促,恐不衬公主驸马的身份。小子有心自行扩建,无奈拆移邻居的费用有些超了。公主新开府,无有积蓄。不扩建,委实寒酸,失了天家脸面。”

恭安公主的驸马,是郑熹的儿子。

祝缨道:“你把账目列出来吧。”

“已经带来了。”家令微笑着说。

祝缨看祝文接了账目,道:“我抽空看一看,你等答复吧。”

“那小子就等大人的好消息了。”

祝缨将这一份账目一看,花账上开的,他居然开得很克制,只比市价多要了五成,比那等虚报一倍的算好的了。

祝缨面无表情,恭安公主的给了,永王呢?区别对待恐怕是不行的,就是也得给。她白跟皇帝讨价还价这么久了!

不给行不行呢?郑熹如果现在正在政事堂,或许可以,但他守孝在家,就绝不可以克扣。

如此一来,两府的补贴就都得给!祝缨只得从预算里再挪出一笔来,连同永王府有可能的费用,都给准备好了。

这件事她甚至不能对任何人抱怨,郑熹于她算是有“知遇之恩”的。她从来走的都不是“铁面无私”的路子,她一向是体贴的,是不能“忘本”的。

…………

祝缨也没怎么见过恭安公主,对这位公主也无甚敬意,按部就班地给她拨了钱。拨钱,还不能声张,只能悄悄地给。

别人不知,家令又特意跑到祝府里来道谢:“大人解了小子的困厄。”

祝缨道:“用心做事,将来照顾好公主、驸马的起居。”

“是。”

家令满意地走了,他是不会管祝缨要如何平账的。

祝缨不但要平户部的账,还要给郑家尚主送礼。婚礼是在次年,但郑家的准备,从现在就已经开始了。郑府这样的人家,自己有家底,祝缨主要是送钱,一共送出了两笔钱,郑熹都让岳妙君收下了。

此时的郑熹,人逢喜事,显得年轻了不少,对祝缨道:“到年末了,户部正忙,你有事,不必每每亲自过来。”

祝缨道:“左右不过是那些事,也是做惯了的。今天是有件事,须得提醒一下。”

郑熹问是何事。

祝缨道:“二郎尚主,公主府不比自己家,心里得有个数别被下面的人欺瞒了。驸马在公主府里本就有些尴尬,得多用心。”

郑熹问道:“难道你听说了些什么不成?”

祝缨道:“也不是别的,公主的家令,得留意。他给我报的账可不太老实。您的面子上,我只当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这个时候我不想生事。

将来二郎自己过活,可别让人打着他的旗号、他还不知道,白白当了冤大头。他要是知道呢,自己好安排,知道自己的面子用在了哪里。”

郑熹不置可否。

祝缨道:“安仁公主为东宫惹了多少非议,她老人家如今这副脾气,也不是一天养成的。丈夫、儿子都是好性子,给她惯的。把亲娘孝顺成这般行事,骆晟挨骂,就是活该了。”

郑熹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

祝缨道:“随口一说。反正花的是朝廷的钱,又不用我自掏腰包。钱是朝廷的,事儿是自己的。”

郑熹又点了点头,然后问道:“东宫如何?”

祝缨道:“这您还不知道么?还是那样,据我看是坏不了事的。殿下倒还坐得住,没怎么听冼敬折腾。”

郑熹道:“听说东宫大郎不太好。”

“小孩子,是容易生病的,听说已经痊愈了。”

郑熹道:“是吗?我怎么听说,烧傻了?”

“啊?”

郑熹诧异地问道:“你不知道?”

“知道什么?”

郑熹这才缓缓地说:“这是常有的,小孩子烧得厉害,退烧不及时,脑子就要烧坏掉了。大郎,本都已经会说话了,也认得人,能背几首诗。这次病了之后,就全不似那般模样了。”

祝缨道:“那不妨再多看几年,现在还小,聪敏愚笨都看不大出来。便是看出来了,也没什么,太子妃还年轻。”

郑熹道:“是啊!”

祝缨忽然笑道:“您这是怎么了?还有几个月,您回来,再操心也来得及。”

郑熹自嘲地笑了笑,道:“日子越近,竟越发毛躁起来了。”

“政事堂如今拢共两个半人,手脚都不利索。大伙儿都等您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