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未与诸君相见,今日子韶又要来叨扰诸君了。”在伍员惊悚讶异的目光之中,杨雪对着已然聚集在四周的民众们盈盈施下一礼。
“公子莫要再折煞我们了,您所为草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是草民们永生都难以回报的。”
常来南门之人,对在南门见到杨雪已经并不感到稀奇了,可不论见到多少次,他们内心所荡开的激动却是始终不会变的——是公子韶,带给了他们如此安逸的生活。
伍员猎奇的看着这一幕,心中不无感慨——他从未见过、听过哪一个人是如此等到庶民拥戴的,即便是身负盛名、以“仁爱”闻名的孔夫子,也未曾如此,如今若非亲眼所见,他定也是不敢置信的。
这般的声名显然不是一朝一夕间便能养成的,可是……在楚国之时,除了后面对宋国的新出政策了解一二,为什么他却又从未听闻呢?
不待他思考出一个结果,杨雪便又笑意盈盈的对着那满是推崇的百姓们出声道:“今日子韶来此,只为一事——开办公学,将礼、德、学问,尽传于我宋国子孙后代。”
子孙后代,这是杨雪同伍员一同商定好的。中老年人的思想已然成形,学起东西来,其实并不如青少年学得快,是以青少年才是他们如今所要着重培育的对象。
“宋国子孙后代?”
“子孙后代?我们的?”
“是在说我们吗?”
……
众人不明就里的询问声混杂着传入杨雪同伍员的耳朵里。
他们从未受过什么教育,唯一学过的东西,便是他们如今赖以生存的生活技能。他们根本就想不到要计较为什么他们不能学习,他们只觉得,若是他们的后代能上得了这私学便已是万幸。
“子韶所言,的确便是诸君的子孙后代。”杨雪出言制止了民众们那带着雀跃的心神慌乱,肯定着他们的猜测道,“凡年龄未及二八者,凡是商丘城内的八岁稚子至二八少年,皆可入得公学。”
说罢,在民众反应过来骚动以前,杨雪又请伍员上前,介绍道:“这位便是日后公学的夫子——伍夫子。”
一时之间,所有还在慌神的人们瞬间便清醒过来,却仍旧是不敢相信。直至杨雪将入学时间及公学地点一一公布,嘱咐他们按时将符合要求的青少年送入学堂后,他们方才恍若梦中初醒般,对着杨雪跪倒在地,祈福山呼“平安多寿”。
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竟肯为了他们做到如此地步。即便是平头百姓,也绝不会为了一素不相识的人而任劳任怨,公子韶如何便能为了他们而做到这样的地步?
刹那,伍员便明白了杨雪为何会得到民众们的如是推崇,不过是真心博取真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