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书院落成(上)
天圣三年(公元1028年)五月二十,建设了一年多的《青羲书院》正式落成,此院从天圣元年九月底开始动工,至今一共耗时一年零八个月,终于正式落成。
由江阁老和青羲居士联手创办的书院,尚未正式挂牌招生,已引得天下无数学子翘首以盼,《史鉴》发行之初,因里面的很多观点与传统儒家文化有很大的冲突,引得不少保守派和世家的抵制,但对广大普通学子而言,此书却仿若那震荡心的暮鼓晨钟,让人愈读愈热血沸腾。
只盼自己这些人有朝一日,能凭着天下人的共同努力,监督皇权和世家,让特权阶层不能为所欲为;让天下百姓受了委屈和不平之事的时候,随时随地可以走进府衙,撞响堂鼓衙钟,为自己申诉;让朝堂不再专由豪门世家把控,让肯努力的天下寒门子弟都有上进的通道……
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推移,《史鉴》被愈来愈多的人认可,著写此书的青羲居士在广大学子心目中的声望也越来越高,如今青羲居士与当朝声望最高的阁老大人联手创办书院,天下学子对它的期盼之心的殷切可想而知。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希望《青羲书院》能够成立运行,比如那些顽固保守派和各大豪门世族,如果可能,他们会不惜一切手段来阻止《青羲书院》的成立,可惜,《青羲书院》的主事人是江阁老,又有当朝官家鼎力支持,这些人即便有此心,也无此胆。
当朝因出了个江阁老,在他几十年的努力之下,朝堂之中不再像往朝那般,朝政几乎全由豪门世家把控,偶然寥寥几个凭着努力爬下来的寒门子弟,要么依附于世族派系之列,要么被人联手打压,除了偶然特别冒尖的,能在朝堂之上娶得一席之地和话语权的特例之外,几乎没有多少寒门子弟的声音。
今朝的朝堂,由寒门上来的官员在朝堂中占的比例已近三成左右,虽依然与豪门世族没得比,却已让寒门子弟真正拥了自己的一席之弟,面对这样的威胁,各大世族心里自然是不满意的,可江阁老人在朝堂之上的时候,他几乎凭着一已之力,就压得天下豪门不敢动弹,这些人虽然极不为甘这样的情况,却也没什么好办法。
江阁老正是看清楚了这些现状,才想到和萧楠一同联手创办书院,以天下豪门世族的心态,只要自己一死,只要在座的皇帝不是那么英明,他耗费了几十年打开的局面很快就会恢复原样,人类生灵内心深处的无穷**是世界上最为可怕的东西。
其实江阁老并没有一味打压豪门世族的意思,也不是说豪门世族中就没有出众的人才和品行出众的贤者,只不过他明白,一个国家和民族想要良性发展,就要有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豪门和寒门,这是两个截然不同利益的群体,只要让彼此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相互监督,相互竞争,如此良性循环,生生不息,民族和国家才能真正长治不衰。
不说阁老和外面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