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本书(1 / 2)

戴思恭在屋子里走了一圈,又走了一圈,然后才冷静下来。

如今的应天府,早就不如之前安宁,这熙熙攘攘间,倒也唯有这太医院还能偏安一隅,算是平静度日。

只是戴思恭也能感受到那股暗流,不是随便就能压下来的,就算是太医院内,也时常流言四起。别的不说,就说那些需要负责宫内贵人的御医吏目,哪个不是心里打着小九九,生怕在这个关口惹怒贵人,一刀了却了。

何玉轩的来信看似简单,戴思恭却探出他这弟子怕是另有隐情,指不定在危急关头做出些什么。

燕王作乱的消息已经传入京城,朝廷纷纷扬扬的流言无法抑制,只近臣齐泰请求建文帝削去燕王的属籍一事就惹起轩然大波。而随着燕军的四处出击,朝廷也很快下令伐燕,只是最终卡在这出兵人选上。

如今朝中堪当大任的将帅寥寥无几,这是新朝的弊端……而建文帝身边信重的大臣皆是文臣,最终不得不在耿炳文和郭英中做出选择。这两位都是老将,身体早不如往年,戴思恭数年前还给这二位调理过身体呢。

小老头背着手在屋内踱步,淡淡的药味早已经侵入太医院的每一寸土壤,熟悉得犹如家常便饭。他的眼神清亮,丝毫没有老人常有的浑浊神态,转悠了几圈后,他慢悠悠地走回书桌前,取纸提笔,挥斥方遒,一气呵成把回信给写完了。

这信再不能走官道了,如今朝廷与北平势如水火,戴思恭这信但凡敢送过去,铁定出事。

然事态还未彻底爆发,戴思恭还是有些门路的。思忖片刻后,小老头把信遣人送出去,只希望来得及交付。

戴思恭长叹了口气,“痴儿……”

只盼那小子莫要偏执了。

何玉轩是戴思恭看着长大的,他虽看似慵懒薄凉,然触碰到底线时,全然不是个易与的性格。虽惜命,却往往是最先豁出去命的脾性。

当初那害何玉轩家破人亡的言官重病,戴思恭是特地按住不让何玉轩出面的。

可后来某日,戴思恭偶然得知何玉轩曾在言官病亡前一日出现在言官家附近。

便是戴思恭知道,无论如何子虚都不会用医药杀人,却也不禁思忖过他在其中做了些什么……然最终戴思恭也只是默然抹去了所有的痕迹。

不论何玉轩是落井下石,还是言辞打击,那言官终究罪有应得。

拥有着所谓“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的职责与权力,干着诬陷忠良的勾当,论罪当诛!

可如今却不是当初的岁月了,戴思恭可不希望再瞧着爱徒钻牛角尖。

若他真的……那也不是坏事。

如今的建文帝温文尔雅,推行着不同与洪武帝的政见,身边围拢着由儒家主导的文官集团,推行仁政,信奉着孔孟之思想。可削藩一事中,帝王操之过急又确凿冷酷,戴思恭窥见了这位仁义天子那一脉相承的血统。

反倒不如那位大方了。

戴思恭思及此,忍不住摇头。小老头慢悠悠地踱步,只嘀咕了一句,“可莫出了乱子……”

……

暮色沉沉,斜阳西下,淡红日光照落在窗棂上,透出些许昏暗迹象。

何玉轩浑身发软,若不是饥肠辘辘的身体拖住了他,他现在还想继续沉浸在睡意中不能自拔,困倦的他差点撞上床柱,靠着柱子缓了好一会儿,人才舒服了些。

莺哥小心翼翼地看着他,就怕这位主儿什么时候又到头就睡,简直是让他左右为难。

何玉轩狠狠睡了大半个下午,到底恢复了许多力气,整个人都显得舒坦了些,瞧着莺哥苦巴巴的小脸有点好笑:“罢了,我并无大碍。只是缺些睡意。”

莺哥忍不住说道:“虽然您是大夫,可小的听说医者不自医,要是您有其他的问题,可千万记得同小的说。”

何玉轩敛眉,懒洋洋地笑道:“得了,还能有什么事?且别担忧,让我寻点吃食先。”

莺哥心细,早就给何玉轩备好了流食,这小孩还真细心。熬过了早午饭,何玉轩现下确实吃不得硬实油腻的食物。

他慢腾腾地吃完饭后,整个困劲才算是彻底消失了。

何玉轩回过味来,忍不住摇了摇头,小黑屋目前为止都没做出过激的事,可以说它的行为都有着很强烈的目的,便是为了燕王……当然笼统来说,也可以说是为了燕王和何玉轩。

何玉轩柔软的手指漫不经心地做着迟来的活动,近乎与手背贴近的手指又缩回去,动作的主人连眉梢都含着淡淡的困惑。

小黑屋以往还算尊重规则,昨夜那近乎故意的举措……难道是提早预知了燕王可能受伤?那换句话说,小黑屋又是怎么预知的,还是说……

何玉轩抿唇,似是有所感悟。

今日事端,其他勿论,倒是让何玉轩思忖起之前已下决断的大事。此时不过七月初十,不过短短五六日,就已经连接发生些许事,无一不是在冲击着何玉轩原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