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公共接口(90)(2 / 2)

卢赫猛地回头,一头雾水地问:“什么完蛋了?”

“安德森要去见上帝了。”郑k一如既往地忧心忡忡。

卢赫晃了晃浑浊的脑袋,不以为然,“他本来离上帝就不远。”

“他的海马基细胞基因组有长突变,其中包含蓝藻的基因组里的已知突变位点:光合基因psba和psbd。”郑k补充道。

“!!”

这下卢赫彻底清醒了,连忙追问:“是那变异毒蓝藻里的?”

郑k点头。

“噬菌体介导的?”

郑k摇头,“现在还不知道。”

“小鼠的呢?有一样的突变吗?”

郑k摇头,“没有。”

卢赫品鉴了一下郑k的话,然后把目光投向电脑屏幕,小白刺猬和丑陋鼹鼠的吐沫已经安然躺在共享文件夹里了。

他熟练复制粘贴好分析程序,然后屏住呼吸按下了f5。

很快,漆黑的命令行上显示出了两行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文字:

序号02,命中,8800bp。

这意味着,在鼠爵的基因中,临近神秘序列下游的基因片段里,有一段与丑陋鼹鼠的完全一致。

“握草!”

卢赫吸了一口凉气,瞪大眼睛看向郑k,语气急促,“我需要联系这方面的专家,研究动物表观遗传的,太远的不要。”

郑k缓缓抬手,指了指天花板,“楼上就有。”

站在“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的门口,卢赫叹了一口气。他隐隐觉得郑k提供的人不太靠谱,搞动物的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而且这人的名字比较怪,叫安灯泡。

虽然心中不断冒出不好的预感,他还是硬着头皮进去了。因为现在距离完全验证他之前的猜想只差一步,那就是验明动机。

鼠爵的这段跟裸鼹鼠相同的基因,如果是人为敲入而不是自然突变的话,那么一定蕴含着什么特殊的功能。否则赛格兰不会如此大费周章敲地这么长的片段。

卢赫确信这是大费周章才敲入的,因为它实在是太长了。

绕过正仰躺在椅子上打呼噜的竺丘之后,他来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对着一个同样在睡觉、黑得像煤球一样的人探了探头。这人胸前的工牌上写着:

安灯泡(adampower)

卢赫无耐地叹了口气,然后把手里的一沓纸轻轻推在桌面上,推的时候“不小心”把桌角的一根笔给碰掉了。

安灯泡被惊醒,与卢赫四目相对。

“你找谁?”安灯泡问。

“找你。”卢赫回答,“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你真是研究动物的吗?”

安灯泡惊坐起,凑上前来,眼睛放光,狠狠点头,“是啊,是啊,我是研究动物的,你要问我什么?我很欢迎你!”

卢赫被对方的热情吓得后退半步,“我想问问你有没有研究过一个基因,是在。。。”

他话没说完,就被对方打断。

安灯泡绕过桌子,快步走到卢赫身边,手舞足蹈地说:

“当然,我研究过,研究过好多!

你知道sonichedgehog?刺猬索尼克,那头蓝毛刺猬,游戏公司世嘉的吉祥物。有一个基因被我这样命名,因为敲除它以后,果蝇的胚胎上会长出毛刺,像刺猬一样。

amontillado,阿芒提拉多,一种很特别的酒,有着草木灰、木柴、葡萄醋、腌橄榄的主调香气,夹杂着蜂蜜、凉拌杏仁、草本植物与中药的气息,杯醒后发展出碘酒、柑橘、糕点与葡萄干的芳香,给人以混乱和肮脏的感觉。

在埃德加·爱伦·坡的恐怖小说《阿芒提拉多的酒桶》里,蒙特利瑟为实施报复,将弗图纳多封入墙壁中杀害。

你猜我为什么要用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基因功能不正常时,果蝇的幼虫会被困在卵中,无法挣脱而死亡。

还有stuck,这个名字不是太美丽,可以理解为卡住的意思,这也是我的发现。这个基因不正常后雌雄果蝇交尾后身体无法分离。

还有fruitless,我把它译为“徒劳之举”。这个基因可以改变果蝇的性取向,雄性果蝇对雌性失去兴趣,雌性果蝇向同性展示出雄性的交配方式,可它们永远无法结出爱的果实。

还有。。。”

“等等。”卢赫听不下去了,连忙止住对方的话头,“你是研究果蝇的?”

“不是的!”安灯泡兴高采烈,“这些只是我引以为傲的早期成果,我其实什么动物都研究。比如。。。”

“停一下!”卢赫连忙摆出暂停的手势。虽然他不知道这个可怜的人为何如此话痨,但他不想再当陪聊了。于是径直问:“你研究过鼹鼠吗?裸鼹鼠。”

安灯泡转了转眼珠,“没有。但我在罗彻斯特的时候,和我同一课题组的同事研究过,还发表过论文。”

安灯泡顿时冷静了下来,展示出了一个科研人面对正经工作时的基本素养,快步走回座位开始检索文献。不一会儿,一篇文章被调了出来。

安灯泡浏览了几眼,又重新兴奋了起来,“我记起来了!这个裸鼹鼠,它世界上最神奇的动物!

它们很长寿,小小的身躯却能活上几十年!他们破解了它长寿的秘密!

你知道转座子吧?一段不被表达的遗传物质,但却可以被复制和剪切,然后插入到其它基因位点上,调控其它基因的表达。

其中一种‘反转座子’可以像复制粘贴那样发挥租用。它们先被转录为rna,然后rna再逆转录为dna,插入到特定的位点。

这一过程被一种dna甲基转移酶(dnmt1)调控,裸鼹鼠体内的dna甲基转移酶的水平较低,所以‘反转座子’异常活跃。

这些活跃的‘反转座子'可以触发协同细胞凋亡,增加干扰素β的产生,触发快速增殖的癌前细胞凋亡,起到抗癌效果。

所以裸鼹鼠不会得癌症,不论它们的细胞分裂分化多少轮都不会。

这是一个极其伟大的发现,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dnmt1相关基因也在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如果日后弄清楚这个基因的作用机制,也许我们也可以利用类似的调节手段来抗癌。”

安灯泡说完沉默了片刻,托着自己的下巴思索了一会儿,“他们还没有命名裸鼹鼠体的这个基因,我打算把它命名为immortal,永生,你说怎么样?”

卢赫没有回答安灯泡,而是期待地望着对方,急切地问:“这个基因,有记录吗?”

安灯泡抿起嘴,面带遗憾,“有,可是我已经联系不上罗彻斯特那边了。”

看到卢赫眼中的光熄灭之后,安灯泡俏皮地笑了笑,补充道:“不过我有一份备份,你需要吗?”

事情出乎意料地顺利,鼠爵和丑鼹鼠一致的超长片段,正是丑鼹鼠调控dnmt1基因的那一段。

尘埃落幕,现代生物学的网破了,第110号掩体里的人需要到600,000,000,000立方千米的空间里去抓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苍蝇了。

未知的东西是最可怕的。几天之后,会议室里,气氛格外凝重。

大屏幕上展示着一幅粗制滥造的示意图,图上是一个基因模型,一小段蓝色标注,一大段红色标注,一段带省略号的绿色标注,一小段蓝色标注顺序排列。

“赛格兰的基因编辑小鼠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奇异的基因结构,如图所示,以一个启动子为开头,下游紧接着一段未知序列,序列的下游接着超长外源基因,最下游以一个终止子结尾。

我们已证实,该外源基因来自于裸鼹鼠,被完整表达,调控了小鼠体内dna甲基化水平,致使体内dna甲基转移酶水平低。

这一段超长外源基因是该小鼠特有的,但未知序列在多种生物的基因组里广泛存在,包括但不限于部分原核生物、部分植物,以及正在缓慢发生基因突变的人。”

主持人说完停顿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瞬间的迷茫,“你们觉得,那段未知序列,是什么东西?”

一改往日热烈的讨论,在场的人都独自沉默着。室内十分安静,安静到能听到彼此沉重的呼吸声、咂嘴声和挠头声。

许久之后,一个沉稳而笃定的声音从前排的专家座区中传来:

“公共接口。”

卢赫伸头望去,凭借侧脸轻松地认出了这一大胆发声的主人。

那是王海滨,南洲湾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内生物计算机领域的奠基人,艾达否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