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官家循来,借口边关有变征兵。夫子当夜安排两人成婚,在婚礼第二天,碰死在门前的柱子上。
长歌守孝,却依旧未能摆脱征召。
在夫子入土当天,他被戴着镣铐,送上了战场。出县,远远地转头,家园已远。眼前,一条遍布荆棘的小路在他眼前缓缓铺开。
室内寂静一片。
眼神,又是眼神。赵长歌回望时那个眼神,简直如同锤击,狠狠砸在人心里。
宋导闷闷地点了一根烟,狠狠吸了几口,才堪堪平复自己的内心的压抑。
“你们看吧。”
宋导扔下一屋惊诧的成员,出了门。
“……怎么了?”几秒之后,有人悄声问。
徐昌叹了口气,转头解释:“我们的电影,悬了。”
抛开语言不谈,这部《长歌》的剧情,完全就是冲着国际电影节评审们的口味来的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悲剧,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和人之间矛盾。
在场人皆是心头一沉。
“还要继续看吗?”寂静中,有人问。
徐昌一咬牙:“看!”
一路西行,翻山越岭,至边关方停。风吹来,沙尘满面。黄昏落日,千里不见绿意。这就是赵长歌接下来要生活的地方。
恶劣的环境并不是唯一的困境,在接收他们这些新兵蛋子时,运送的官兵和接受人说了什么,那人若有所思地看了赵长歌一眼,嘴角勾出一个笑。
在很久之后,赵长歌才知道,他得罪的知县并不是单纯的七品官这么简单。对方,还是京城一个大家族的庶子。
而统领他们的将领,正是知县的族叔。
只是,此时的赵长歌不知道,也无从得知。他只是被动地迎接着接踵而至的磋磨——上峰的区别对待,同伍的刻意疏远甚至背叛,接连不断最危险的任务。
上战场时,他冲在最前头;论功时,却没有他的名字,七年间,数次出生入死积攒的军功原应让他升百夫长,可他至今仍然是一个光头小兵。
同村的伙伴私下劝他:屈服罢,想办法去和知县赔罪。
而在这几年里,知县已经一路高升,领了知州,官威更甚。
赵长歌征然,疏于打理,他下颚长出了荒草般的胡子,夜色中,篝火燃烧,印出他的眸子——
除了一如昔日的清澈,还有岁月磋磨赠送的沉稳。很奇怪,这样的眼神,竟然会出现在这个本应该去憎恨一切的人身上。
他拿酒的手很稳,饮一口,抬头:“我没有错。”
家乡妻子在两月前死于时疫,他便于天地间孑然一身,再没有牵挂。拿来任性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他的性命而已。
这坚持,一如他当年去学堂门外听课,风雨无阻。
同伙们摇头叹息,无人再劝。
五月,边关遇急,赵长歌英勇无比,杀敌无数,三进三出,取敌首领项上人头于乱中。十年磨刀,他的光芒,再也挡不住。
敌退。
他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封赏,依军功迁校尉。
年底,依旧冲在第一线,带领队伍追敌千里,胜。上赏云骑尉,授昭信将军。七年终还,一路风雨,及至故乡,妻子坟头荒草已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