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1 / 2)

争魏 苍穹之鱼 1067 字 1个月前

“陛下定要隐忍,杨骠骑斩司马孚,与司马昭不共戴天,他日必有倾国大战,陛下方有机会,为今之计,当笼络禁军中的忠义之士,不可急于一时。”李昭苦劝道。

站在臣子的角度,皇帝应该卧薪尝胆,应该隐忍。

但站在皇帝的角度,此次劝进朝中无一人反对,呼声比前几次高了不少。

几个大士族都保持沉默。

大多数时候,沉默就是默认。

曹髦知道自己很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

司马昭比司马懿、司马师更迫切。

多次笼络士族,加固自己的根基。

禁军之中,全是司马家的爪牙。

而且司马昭还在大力扶植司马家的人,司马干、司马亮、司马辅……

作为皇室曹氏,人丁居然没有司马氏兴旺,这就是莫大的讽刺了。

朝中无人为皇帝说话也就算了,地方上更是有各种“祥瑞”送入司马府中。

此情此景,曹髦怎能不忧心忡忡?

“两位爱卿,时不我待,定要协助朕。”曹髦决心已下。

二人对视一眼,拱手道:“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司马府中。

贾充志得意满,钟会走后,他就成了司马昭身边的第一红人。

别人不敢干的事情,他敢。

别人爱惜羽毛,又当又立,他什么都不顾,自己的名声,父亲贾逵的名声,全都踩在地上。

这样的人,司马昭自然青睐有加。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武阳。”司马昭念诵着司马懿所作的《征辽东歌》,心中也是豪情高涨。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寻常臣子岂会有如此大的口气?

“太傅乃神人也,大魏的江山若非太傅,早倾覆多时矣。”贾充趁机上了个热乎乎的马屁。

司马昭轻笑一声,“公闾呀,你太急进了,我父肃清万里、总齐八荒,也不过屈居太傅之位,尊崇曹氏,你劝进晋公之位,岂非置我于火上烤?”

“不然,令尊、令兄有功于天下,南征北战,扫灭公孙,力克吴蜀,曹氏很能绵延至今,皆赖大将军父子三人,今曹氏衰颓,天命在大将军,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也!”贾充察言观色,见司马昭没有反对,就是心中暗许。

他这一次算是押对了。

司马昭摇了摇头,“晋公之位太过尊崇,我父子三代匡扶大魏,岂能僭越?改为相国如何?”

当年董卓也曾以相国之位自居。

汉末以来,历来相权与父权是绑定的,董卓当了相父,就成了尚父。诸葛亮成了蜀国丞相,也成了刘禅的相父……

相国高于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