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2章(2 / 2)

“如果老朽没有记错的话,公子说的这篇文章,好像出自前汉史官班固的《汉书》。”

于吉沉吟着道,“如此说来,应龙受这怪虫欺凌倒也说得过去,不过这倒令老朽不得不怀疑,那班固是否也曾来过这个地方,并且见过这副应龙骸骨,否则他在《汉书》中关于应龙的记载怎会与我们如今见到的情况如此相近?”

这倒给吴良提了个醒。

他虽然记得这段关于应龙的记载,但方才脑子却卡了壳,怎么都想不起来这记载出自何处,因此才没有说出来。

原来是出自班固的《汉书》啊!

班固乃是西汉有名的史学家,虽然在后世的影响力不及司马迁大,但认真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对于他在汉朝当代的影响力却完全可以与司马迁相提并论。

而且据吴良所知,班固的卒年距今也才百年出头,这在天朝的历史长河中,已经算是非常短的了。

难道百年前,班固也曾见过这副应龙骸骨?

不过根据大犬的描述,那时候这地方应该还没有成为黄河的入海口,班固就算曾经到达过这里,也曾见过这副应龙骸骨,却未必便见过这些被吴良推测可能是“食骨蠕虫”的怪虫,毕竟“食骨蠕虫”应是生活在海洋中,因此班固的记载中才只是提到了极为常见的“鱼鳖”。

那么……

倘若班固来过这个地方,也见过应龙骸骨腾飞的景象,他又是否在这里得到了什么呢?

《汉书》中不曾记载此事,因此吴良也说不清楚。

他只知道班固最后的结局并不好。

班固的一个名叫窦宪的故交密谋叛乱事发,当时的洛阳令种兢处置此事,因与班固有些私仇,借机罗织罪名大加陷害,最终将其害死在了狱中。

因此吴良认为班固可能并未得到什么东西,至少并未得到什么强大的东西,否则又怎会任由区区一个洛阳令陷害下狱致死?

不顾说起来。

这些个真正有大成就的史官貌似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正如太史公司马迁,不也是陷入政治漩涡最终被汉武帝施以腐刑,在屈辱中过完了一生么?

还有编撰《吕氏春秋》的吕不韦……

这样的人不胜枚数。

“……”

想到这些,吴良忽然有些失神。

他想起了最近总是莫名心神不宁的感觉。

这会不会是某种可以相信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