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2 / 2)

白衣女护法有些不耐的道。

……

千乘县城内。

一行人走过街道,时不时有“寿曹道”的信徒远远便冲白衣女护法躬身施礼,脸上尽是尊敬与虔诚之色。

白衣女护法则只是淡淡的看上他们一眼,并不做任何回应。

而跟随白衣女护法出城的信徒们,也渐渐的散去了各处,看样子应该是临时应征起来的人手,各自还都有各自的职责。

最后跟在白衣女护法身后的,就只剩下二十几个箭手以及瓬人军众人。

白衣女护法安排一名箭手领着白菁菁去了别处,自己则与剩下的箭手带着吴良等人径直来到了城南的一处挺有规模的庙宇前面。

这庙宇的建筑风格颇有那么几分佛寺的味道。

吴良心里清楚,这是一座“浮屠仁祠”。

说白了就是天朝最早的佛寺。

早在东汉年间,佛教便已经传到了天朝,关于此事史书早有记载。

第二百一十一章 侏儒天师

这是一个规模不小的“浮屠仁祠”。

站在大门外的时候便能够看到后院拔地而起的一座佛塔,佛塔共有七层之高,乃是很有古代天朝特色的木构、台、石厥相结合的建筑形式。

这种建筑形式相对比较稳固,并且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但在防火与保存年限上也有着明显的不足。

不过现在可是东汉末年。

能够将佛塔建到七层,便已经几乎达到这个时代建筑水平的天花板。

由此可以推断,这个名叫“千乘”的县城恐怕也不简单,最起码近代可能居住过什么有钱有势的士族门阀,并且还是一个信奉并且推崇佛教的人,因此才会不惜代价在这个地方建造一个如此规模的“浮屠仁祠”。

不过在天朝流传的佛教其实并不那么纯粹。

有云:“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

说的是楚王刘英到了晚年既信奉于吉搞出来的那套“黄老道”,又对“佛教”十分推崇,修建了许多“浮屠仁祠”进行祭祀。

一般情况下,宗教都具有十分严重的排外性。

哪怕是同一个宗教,如果出现了不同的流派,流派之间也会出现水火不容的情况,以至于互相的信徒之间会视对方为异教徒,从而不断的发生冲突,从一开始的口水仗演变成为残酷的流血冲突。

后世最为鲜明的例子,便是中东地区的“什叶派”与“逊尼派”,虽然不乏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或是国家从中搅局,但这两个流派之间长达千年的分歧与互相敌视,才是此处常年战乱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