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2 / 2)

这不仅仅沉重的打击了倭寇,同样也是打击了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大家族、大商人、大士绅的利益,以后想要再垄断海贸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了。

再加上北方天津这边海贸、造船业的兴起,迅速抢夺了江南地区这些人的市场和财路,所以江南地区这边这些大商人、大家族、大士绅的意见就非常大。

正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江南地区这些大商人、大家族、大士绅们自然是不甘心,一直都试图通过朝中这些出身江南地区的官员来影响大明的朝政。

要是以前,随随便便都能够找到很多人出来为他们的利益代言,可是经过了几个大案,江南士林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现在整个朝堂上面,尽管出身江南地区的官员还有很多,但在最高层面这边剩下的仅仅只有几人了,而谢迁就是他们当中的代表,他是内阁阁老,朝中重臣。

毫无疑问,他自然而然就成了江南士林的代表,也成了江南地区这些大家族、大士绅、大商人们的利益代言人了。

谢迁环顾一圈,刘健和佀钟是北方人,李东阳和刘大夏都是湖南人,和他们江南人都穿不到一条裤子上面。

特别是刘健和佀钟,现在北方京津地区的兴起,他们这些北方出身的官员自然也是跟着收益很大。

北方出身的这些官员,各自背后的家族多多少少都跟着享受到了资本主义兴起、海贸兴起的好处。

从刘健的话中都可以知道,北方这些官员都是支持对倭国动武的,没有办法,天津这边大大小小的商行,这些北方的官员多多少少都是有股份的。

这即将前往黄金洲的几百艘大船,这里面也是有他们的股份,倭国这边如果不稳,他们的投资就可能要打水漂了。

狠狠的教训了倭国,他们的投资就稳了,绝对是要支持的。

“可是,刘公,这倭国毕竟是我大明的藩属国,我们如此兴师动众的逼着倭国签下城下之盟,他们会对我们心服口服吗?”

“更何况,张懋、刘晋他们是不是做的太过分了,这赔偿一千五百万两白银,数额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又要割让石见国,租借兵库之津,以后还要在倭国驻军,这哪里符合我们大明的上国的身份啊?”

谢迁想了想说道。

“心服口服?”

“怎么样才能够让倭国心服口服?”

刘健看了看谢迁,笑了笑问道。

“这……当然是以仁义、诚信……”

谢迁说到这里的时候都有些说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