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1章(2 / 2)

大英公务员 青山铁杉 1344 字 1个月前

那么薄弱的地点,就剩下了接受苏联军援,觉得优势在我,没再边境进行要塞城建的叙利亚了。

艾伦威尔逊建议如果遭受到了突然袭击,就用飞毛腿导弹进行反击,一旦进入消耗战节奏,以色列就算是战场上占据一定优势,也不得不终止战争。

“阿廖沙,你不是要回国了么,说不定这就是你人生履历的一个精彩一页。”艾伦威尔逊一副我都是为你好的口吻道,“你别瞧不起城建,英国在英属非洲就靠着城建改善关系呢。其实你们苏联也需要,我要是没记错,赫鲁晓夫楼当初推行的时候,赫鲁晓夫曾经说是二十五年之后,当时的执政者应该进行下一次的城建,算一算时间应该是八十年代后期,就应该开启第二轮的城建更新了。”

这样一算时间,应该是戈地图的时代,苏联应该进入大建周期,吸纳国内积累下来的海量货币,看来这位仁兄的能力不是一般差,赫鲁晓夫都已经指明了应该怎么干,他却什么都没干。

第1434章 母子团聚

“城建好像在爵士嘴里面,是一个万能灵药,但好像在英国本土没有这么干。”阿里克谢耶夫在伦敦呆了不短的时间,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适合英国不代表不适合苏联,对于你们苏联还真是一个好办法,不然苏联人手中的卢布怎么花出去呢?花在五十年不变的物价上?既然货币对应的商品不够,就想办法创造需求。有些办法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效果,比如苏联的照相机和手表到了英国都极为受欢迎,因为真的物美价廉。这就是互补,而地产就适合苏联。”

苏联晚期虽然城市化已经到了六成,但赫鲁晓夫时期的城建其实是以有没有为出发点,赫鲁晓夫也在公开讲话的时候把赫鲁晓夫楼当做是权宜之计,一旦苏联有了更好的基础,在二十五年之后,苏联还是要开始大建的。

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赫鲁晓夫楼已经到了使用寿命,算一算就是戈地图时期应该开始地产兴邦。

而且苏联后期的问题在于银行系统积累了大量的卢布,几十年物价凝固的社会环境,让这些卢布积累到了极为可怕的数字,用地产来消化这些几十年来积累的卢布完全没有问题。

再者说苏联可是大政府的大本营,某大国能做到是事情,理论上苏联都能做到,不用像是马来亚殖民地,在上一轮城建的时候,还有极小一部分真认为自己有合法权益,还要殖民政府把他们活埋才能解决问题,当然也并不多,一共也不到一百人。

现在回想起来,完全可以用更好的办法来弥补马来亚的城建问题,比如说可以换个借口,就说这些人是受到了印尼共的蛊惑,这样就师出有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