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3(1 / 2)

刀锋与诗行 荀予刃 1753 字 2个月前

架,我在藏书室的门口不能窥见内部的全貌。墙根坐落着壁炉,炉内空荡而干净,没有烟火气,看上去已经空置很久了。卡拉扬正倚靠在墙边,曲腿坐在厚厚的地毯上。他单手支着一本书,眼帘低垂,目光似困倦又似专注地落在手中的书页上。

“下午好,”我说,“天气真糟糕。”

他点了点头,抬眼望向窗外。

“是啊。”他说。

他身上只裹了一件薄衣服。

“我能留下来挑选几本书吗?”我问道。

“请便,”他说,“我保证过你拥有这里一切的使用权。”

我去书架里选了一本《高塔的倾塌》,随后询问卡拉扬我是否可以坐在他的对面。征得了同意后,我靠着一组书架坐下了,小心地将我的双腿蜷收起来。

一时间藏书室里只有我们两人翻动书页的声音。在我看到书本大约三分之二时,我打了个哈欠,开始游移着视线放松眼睛。卡拉扬仍保持着那个姿势坐在对面,似乎还没有读完原先那本书。我注意到那深蓝的封面上似乎写着“致帕里叶”。

“你喜欢麦考克?”我问他。

“说不上,”他说,那本书仍被他支在膝头,“比起他我更喜欢门杜尔松。”

“你更喜欢门杜尔松?”我无法置信地脱口道,“可后者的作品明明要更垃——”

我及时把后面的话吞了回去,但它似乎被卡拉扬察觉了全貌。他瞥了我一眼,“啪”地把手里那本书撇在地上,上身朝我倾来一点:“你说什么垃圾?”

“门杜尔松——不是,”我在他的逼视下改口道,“也不能说是垃圾,就是——不太好。”

“你说明白,”他说,“我洗耳恭听。”

我顿时感到不大服气,也学着他的样子倾过身去。

“他是个空想家,他主人公的所说与所做从来都背道而驰。”我说,“他的《深山国度》明摆着宣扬平等,实际却只达成了一小部分人的狂欢;夸耀独立与自由至上,便正大光明地抛弃社会公理,彻底否认人与人之间的关怀锁链;所有真实的温情只独独出现在主角身上——多么冷酷的社会,果然能成为他背弃一切的理由!他要寻求真理一般的爱情,就将别人的爱都打作虚妄,只准允自己不忠,套着‘终结形同虚设的家庭’的暗示来四处流连。最终还将旧爱统统抛弃,就为成全自己的至高追求。更何况,其他所有被作者写明‘清醒的人’还对主角其人感到十分欣慰,认定他堪比他那社会群体的代言者,背景荒谬至极——我看不出哪里写得妙。”

“你说《深山国度》背景荒谬,但它本来就不是写实文学,有荒诞和夸张的构架。”卡拉扬紧盯着我说,我从这里能感觉到他的呼吸,“巨大社会里发生的微小不公,是不会影响到整个机器的运作的,往往鲜有人注意到它——它就在那里发生,然后不再发生。直到新的发生,旧的已经死了,影响不到那概貌的零星半点。《深山》里事件的荒谬只是在放大那不公的连锁反应而已。”

“我不否认你有关‘机器运作’的观点——我一直认为社会构架没有什么明显的好坏之分,只有机器内部的平衡与不平衡,夸大也确实能体现艺术效果,”我坚持道,“但作者并没有放大全部的连锁反应。主角的自我中心以内一切如常,全盘世界的塌陷只是为了凸显他的个人魅力。”

“你说得不对。”卡拉扬说。并且只低声说了这么一句,口吻颇为蛮不讲理。

我们互不相让地瞪视着彼此,之间的距离越凑越近。我的目光一不小心滑到了他的嘴唇上——那上面泛着一点润泽的微光。

卡拉扬忽然再度倚回了身后的墙壁。

“暂且算你赢一回。实际上我刚看完《深山国度》的前两册,搁置了几天。”他说,“门杜尔松的其它几本我都看过了。我喜欢他的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