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1 / 2)

四时春 吴轻言 1911 字 2个月前

六部的大人帮衬”……

她站起身,风风火火的性子此刻是一会儿也等不及了,写了封家信让小厮送给老爷。

齐继如接过信拆开,妻子在信中提到心中甚是喜爱吴宣月,又道儿子与她亦兴趣相投,只是怕吴家人丁凋零,不知道她祖父门生几许。

他有些犹豫。

从路齐两家情谊来说,背信另娶自然不相宜,而且妹婿又一向对自己照顾有加。

可是前日,却有人来托了话。

不曾想,那位为了笼络人心,连这些事都插手管了。

秦先生自然听出了那日齐氏不过是托辞,必然也和吴家说清楚了齐家的意思。只是没想到这事怎会被那人知晓,如今将他夹在中间,着实有些不好办。

妻子说的这些不过是小道耳,吴家真正的作用可不止这些,齐继如身在朝堂,自然比妇道人家更为了解局势。

最终他什么也没回,只让小厮带话,“夫人看着办便好。”

宋氏原以为他最多回封信,真要说服丈夫还须得磨破不少嘴皮子,若真不能成,外甥女儿也可以将就将就。

她是抱着试一试问一问的心思写了信的。不成想,齐继如这句话便是同意了……

可见她想的俱是对的,连老爷也认为吴家甚好,同意她去回了路家呢!

以前可是从不准她说这样的话的。

由此才有了宋氏这一日,着人捧了礼去路家的事情来。

书归正传,宋氏此刻看路子昕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见她已打开了其中一个锦盒,露出里头金灿灿的一支簪子来。

她笑眯眯的,心里却有些肉疼,这些可花了不少钱哪!

原本她挑拣了半晌也不知送些什么去赔礼,只觉得这个也好看,给瑜儿出嫁时压箱底正好,那个又贵重,只怕外甥女儿一个小丫头片子消受不起。

齐继如回来正撞见她在苦恼,眉头一皱,便说她,“别太寒酸了”。

因此,宋氏才十分不舍地将自己给大女儿准备的一套首饰拿了来。这本就不是平日里穿戴的,而是为了晒嫁妆的时候晃人眼。

里头的东西样式倒不是多精致,不过是常见的金簪。

但齐氏见了,心中不免狠吃了一惊。

虽然不甚雅致,但那分量却是十足,瞧着倒像是实心的。不知道其他三个盒子里是不是也是一样。

人们常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他们这种人家,天子脚下,万不敢随意招惹事由的。府中嚼用,多由田庄铺子出来。

她是齐家最小的女儿,父母极为疼爱,那年出嫁的时候,齐老爷子便将家产分了三份,两多一少,刚好分给三个子女。

那时候她便知道,家中是个什么境况。她带走了自己那一份,家中那个二哥又是个只会败家的。

如今过了这么些年,虽然大哥有了出息,但齐家打南边儿过来,要在这么一个人生地不熟的京城站稳了脚跟,不消说她也知道大哥没少打点折腾。

这也是宋氏向来抠抠索索的原因之一,因此往日齐氏可没少贴补娘家几个孩子,只是想着路家好歹富足些,能帮便帮了。

她估摸着,四个盒子最少上千两银子。

这不年不节的,离幺女及笄也尚有一段时日,无缘无故地送这些是怎么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