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1 / 2)

渐渐信了,想着怎么把话头引到迎春身上。

“那算什么喜事!”奶奶太太们都没当回事,由着探丫头耍威风了。宝丫头原本就在园子里,从蘅芜苑抬到怡红院,算什么亲事。

“眼下府里适龄的孩子,只有东府里的蓉哥儿和咱们的二丫头。蓉哥儿媳妇去了也有一年多了,蓉哥儿没个人管束,怕胡闹着伤了身子,不如请珍哥儿过来,再替他寻一门亲事。”

“说的是,蓉哥儿也可怜见的,你回头和珍哥儿说,也不必去高门大户里寻摸媳妇,只拣模样儿性格好的,不拘家世门第娶了进来,最好是读书人家,贫寒些倒没什么,重要的是教养好,知疼知热懂礼数的。”贾母想了想道。

“老太太想的周到,明日便让珍哥儿和他媳妇去打听。剩下迎丫头,眼下也有一个人选,儿子正预备和老太太讨个主意呢。”

“什么人选,家世性情如何?你细细说来。”老太太本来就爱揽这些事,见状也认真起来。

“一个读书人,家里父母去的早,所以贫寒些。倒是模样儿不俗,比琏儿也好上几分,据宝玉说学问也是不错的。瞧着性子也稳重,迎丫头嫁过去也不至于受委屈。我爱他模样儿好,又喜读书,便想着把迎丫头配给他,可儿子媳妇和府里的下人们却议论纷纷,嫌弃这裴公子太穷了些。”

季怀远斟酌着词句说完,把宝玉也捎带上了。其实这老太太有时候还挺开明的,荣国府里上上下下都一双势利眼,但老太太明面上却并不怎么嫌贫爱富。

“只要人好,穷些还有咱们帮衬呢,那孩子在府里么,叫丫鬟唤来我瞧瞧。”

老太太也上心了,她虽不大瞧得上迎春,但毕竟养在跟前这么多年,自然盼着孙女儿有个合适的姑爷。

季怀远听了,忙遣人去书房唤裴意来给老太太请安。

裴意进来后,老太太细细瞧了一回,又问他年纪父母,见他眉如远山气度清华,布衣简饰却意态从容,一时有些恍惚,竟想起敏儿的姑爷来。

“老太太?”季怀远见老太太不知在想什么,把裴意晾在一边半日不说话。

“天都凉了,怎么还穿的这么简薄。”老太太回过神来,吩咐鸳鸯取件大毛衣裳出来,老大素日是个不着调的,这次居然眼光不错。

季怀远见贾母一叠声地催鸳鸯去取厚衣服出来,便知老太太心里是准了的,心里的一块大石算是放下了。

长者赐,不敢辞,更何况是贾母赏的,裴意大大方方道谢后,便任由丫鬟将衣服替他系上。

裴意双亲早逝,也曾寄人篱下过,不料刚订了亲事,岳家的人就当自己是亲儿子一般疼爱。

岳丈就不说了,父亲在世时也未曾对自己似大老爷一般嘘寒问暖过,裴意扪心自问,自己一介寒微,岳丈却从不曾另眼相待,心里自是感激的。又见荣国府的老太君,言语间满含慈爱,一时倒不知如何自处了。

“你这孩子,都是一家人,生分什么!”贾母见裴意重又行礼致谢,忙嗔怪道。

季怀远瞧着眼前一片和乐景象,都快笑的合不拢嘴了,现下终于是放心了,惹得丫鬟也瞧着他捂嘴笑。

老太太对裴意也极为满意,留下来用晚膳,连带季怀远也沾了一回光。

但许是母子俩多年来气场不和,吃饭到一半,便有小丫头在外面探头探脑的。

鸳鸯悄悄出去问,才知是琏二爷派人来寻大老爷。

季怀远只得找了个由头,放下筷子起身,回至偏院里。

屋里小厮丫鬟都远远地打发了出去,胤礽坐在榻上,手指间把玩着一把短剑,琮哥儿在一旁乖巧坐着喝茶。

地上还跪着一个陌生青年,双手缚在背后。